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早期文明时代,中亚北方的游牧民开始有了原始宗教的意识,崇拜天地日月水火,特别崇拜太阳和火,并以马、火、血等祭神和盟誓;中亚南方接受了西亚传入的琐罗亚斯德教和希腊诸神崇拜,印度佛教也开始在兴都库什山以南传播。然而,中亚没有孕育出任何大的具有世界性的宗教,没有任何一种宗教赢得过本地之外其他居民的笃行,任何一种宗教都缺乏足够的书面资料,宗教信仰很难得到解释和说明。早期文明时代,中亚居民语言属印欧语系的东伊朗语,在北方的游牧民中没有文字的迹象,在南方出现了文字的迹象,在波斯帝国统治之后,以阿拉米文书写的官方文书、命令、政事日志与备忘录在中亚出现。在中亚北方,与游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游牧文化形成,具有原创性的动物艺术是欧亚草原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在中亚南方,波斯、希腊和印度文明因素传入,以城堡为中心的多元文化开始发展起来。
第一节 宗教
在公元前1千纪初期,中亚北方的牧民已经萌发了原始宗教的意识。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对此,《历史》有详细记载。
第一,原始居民崇拜天地日月水火,其中特别崇拜太阳和火。斯基泰人在诸神中间只崇拜太阳,马萨革泰人也崇拜太阳神密特拉。他们献给太阳的牺牲是马,因为他们认为只有人间最快的马才能配得上诸神中间最快的太阳,马萨革泰人也实行马祭。
除了太阳外,火也是北方牧民崇拜的对象。目前,在里海东北的乌兹博伊高地上发现的巨石建筑反映了当地牧人对火的崇拜。建于公元前5—前2世纪的巨石建筑呈长方形(1360平方米),东、西南角是圆形角隅,建筑顶部有一个厚重而复杂的布局,炽热的火焰曾在那里长时间地燃烧。东、西面沿中央隆起部分横着几排平行的拱形直立板块,其间的空隙有灰烬填充;北面是一个成直角状的半封闭区域,有两个祭坛;此外,还有大炉床或祭坛,火持续燃烧的痕迹到处可见。
第二,牧民原始宗教意识的另一表现是相信灵魂不死,他们用人和牲畜殉葬。斯基泰人在其国王死后,“同时埋葬他的一个行觞官、厨夫、厩夫、侍臣、传信官;此外还有马匹、所有其他各物的初选品和黄金盏”。
第三,牧民们相信占卜。在斯基泰人中,卜者很多,占卜的方法是:卜者拿着大束的柳条,把它们放在地上松开。卜者一边把一根根的柳条分开摆,一边说出自己的卜辞。在说卜辞的同时,卜者又把柳条一根根地拾起来结为一束。
第四,牧民的原始宗教的仪式形成。斯基泰人相信誓言,起誓的方法是:把酒倾倒在一个陶制的大碗里面,然后缔约者用锥子或小刀在其身上刺一下或是割一下,流出的血滴到碗里面,然后他们把刀、箭、斧、枪浸到里面。此后,缔结者自己和他们随行人员当中最受尊敬的人在庄严的祈祷之后再饮碗中之酒。这种做法,在后来的匈奴和突厥人中也存在。
考古发掘表明,中亚农耕地区的居民在青铜时代早期已经萌发了宗教意识。在阿尔丁特佩居住遗迹上发现的一些建筑,其规模和结构与古埃及金字塔相当。据此,苏联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些建筑物是庙宇,在这些建筑遗址中,发现了一座12米阶梯形塔的遗迹,有学者认为该塔可能是宗教仪式时的祭塔。在早期铁器时代,中亚南方出现了对太阳和火的崇拜,这一推断可以从庙宇建筑中小祭坛遗存得到证实。对太阳与火的崇拜还可以从中亚的一些地名反映出来,如“花剌子模”,其意为太阳的土地(“花剌”为太阳,“子模”为土地),“粟特”是“火之地”的意思。
公元前1千纪初,中亚南方居民中出现琐罗亚斯德教信仰。大约在公元前1450—前1200年间,伊朗人的先知琐罗亚斯德曾在草原上生活和传教,以后,他的宗教被迁徙部落带到了南方,成了“伊朗人的宗教”82。琐罗亚斯德在改革原始雅利安宗教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宗教,经书《阿维斯塔》描写了他的故乡及其最初活动的地区:“那里威武的君王动员起(精兵强将);那里有无数的高山峻岭和良好的牧场;那里有水面辽阔和深不可测的江河;那里适于航行的江河波浪翻滚,撞击悬崖峭壁,向马鲁(位于赫拉特)、粟特和花剌子模方向奔腾而去。”83有学者认为,他的出生地在巴克特里亚,而德国学者马迦特(Marquart)认为在花剌子模。琐罗亚斯德自称出身于河中地区显贵的斯皮达门家族,自幼受宗教意识的影响,20岁开始传教,30岁得到神主阿胡拉·马兹达的启示,领悟真谛,创立了琐罗亚斯德教。
在传教过程中,琐罗亚斯德创作了许多诗歌,这些诗歌世代口诵相传,后来收集起来,编入经典《阿维斯塔》的《伽萨》(Gāθās)中。琐罗亚斯德传教的诗歌是用巴克特里亚语传诵的,到《阿维斯塔》成书之时,这种古代语言已经消亡。《阿维斯塔》中的《亚思纳》(Ysanas),《文迪达德》(Vendidād)、《亚什特》(Yasht)、《维斯帕拉德》(Vispered)是后人所作。其中《文迪达德》为宗教礼仪书,成书时间最晚。
《伽萨》首次提出了善恶二元宇宙观。据称,世界延续12000年,善神阿胡拉·马兹达统治的最初3000年是黄金时代,当时没有寒冷、炎热、疾病、衰老或死亡,大地遍布绵羊、山羊和牛群;此后,恶神安格拉曼纽(Angra Mainyu)创造了饥饿、疾病和死亡。《伽萨》在二元宇宙观的基础上形成了善恶的宗教观,提倡抑恶扬善、善必胜恶的信条,即阿胡拉·马兹达将掌握天上和地下的权力,太阳将永远照耀,一切邪恶都将消亡。《伽萨》阐述了琐罗亚斯德的道德观,即以拯世救人为主旨的三善(善思、善言、善行)以及以农业和养畜业取代游牧业为纲领的社会观。琐罗亚斯德教崇拜火,因此,又被称为拜火教。
在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的国教地位一直保持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在波斯帝国统治时期,琐罗亚斯德教在巴克特里亚和粟特拥有很多信仰者,在两地出土了许多物品;在安息王朝发行的钱币上刻有琐罗亚斯德教象征符号火坛,琐罗亚斯德教可能已经成为该国的国教。此外,巴克特里亚、帕提亚和花剌子模等地开始使用琐罗亚斯德历。不过,中亚各郡祭拜的地方神和多种崇拜也得到了波斯人的尊重,巴克特里亚居民信仰的神灵有地方神阿纳喜特(Anahid)和太阳神密特拉。这些情况反映了波斯帝国出于政治统治的考虑,对被征服地区的信仰采取宽容态度。
在希腊人统治时期,移居中亚的希腊人崇拜希腊神,在中亚仍然继续原有的宗教活动。考古发现的钱币表明,他们崇拜的希腊神有宙斯、波塞冬、阿波罗、赫利俄斯、赫拉克勒斯、狄俄尼索斯、狄俄斯库里兄弟、雅典娜、阿耳忒弥斯、赫卡忒、尼刻等。在此期间,纯粹以东方风格建造的神庙中开始供奉希腊神。位于巴克特拉绿洲的第尔伯金(Dilberjin)的一个神庙圣堂的门口就有狄俄斯库里兄弟的彩色神像;在巴克特里亚的卡尔查延(Khalchayan)也发现了一座用陶土制作的雅典娜女神像。在钱币中,当地的执政者将自己与希腊诸神联系起来。
在希腊统治时期,希腊人也不排斥中亚居民的信仰。塞琉古王朝在中亚新建的希腊神庙中,不仅供奉着希腊神,而且还供奉着地区崇拜的神,如巴克特里亚的地方神阿纳喜特。这种宗教宽容的态度为希腊宗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