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节 中亚南方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在北纬45度以南的中亚南方地区,在属于中石器时代的一些遗址上已经出土了磨制工具,不过,当时的磨制石器只限于局部磨光,而且是偶然现象。到了新石器时代,磨制技术在中亚被普遍地应用,成为新石器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中亚地区出土的磨制石器有石斧、磨盘、石杵等。除了磨制石器,正如我们所知,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本要素(弓箭、陶器)在这一发展阶段遍及地球上有人类居住的一切地区,中亚也不例外。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中亚居民使用最普遍的日用品,也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和标志之一。中亚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为手制,胎中多掺草末,有一些彩陶,但大多数是素器。除了上述特征外,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和畜养业的遗迹出现,尽管采集或渔猎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中亚的农作物有大麦和小麦,畜养的动物有狗、绵羊和山羊,还有牛。此外,新石器时代的中亚居民大多数已经从穴居过渡到了屋居,小规模的聚落形成,它们可能以母系氏族公社的形式存在。

中亚西部的哲通文化、中亚南部的梅尔伽赫遗址和中亚东部的布尔扎洪(Burzahom)遗址,是中亚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1)哲通文化是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中亚农业文化,分布于今土库曼斯坦(Turkmenistan)科佩特山(Kopet Dag)支脉的狭窄地带,得名于阿什哈巴德(Ashgabat)城以北30公里的哲通遗址,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苏联考古学家马鲁先科(A. A. Marushenko)、马松和萨里阿里迪先后对它进行了发掘和研究。

在哲通文化遗址上,出土了具有新石器时代特征的器物:磨制石器、陶器和农具。石器种类有石斧、磨盘、石杵等。陶器为手制,器形有碗、罐、大杯等。陶器采取泥条盘筑法制作,胎中掺大量草末,有的陶器用红彩,横向或纵向的波浪纹、直线纹、三角纹等装饰。骨制纺锤的出现也说明该文化居民已经开始纺织。

在哲通文化中发现了原始农业的遗迹,即大麦和小麦的遗迹,以及用于农业生产的石锄、装有骨柄的石镰刀、用于谷物加工的磨盘和石杵。哲通文化的原始人类是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的混合型经济。在时间较早的遗址上,出土的动物遗骸有波斯羚羊、野绵羊、野猪、狐狸、猫、狼、野兔和野驴等野生动物,说明狩猎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时间较晚的遗址上,狗、山羊(或绵羊)和牛等遗骸在动物遗骸中占据了多数,表明它们可能已经被畜养。

在哲通文化遗址上发现了房屋的遗迹。房子为半地穴式,墙壁用截面呈椭圆形的草泥块砌筑,墙面抹有灰泥,并经过施彩。房屋为单间住室,每间面积13平方米到39平方米不等。其中,中间房屋为面积64平方米的大屋,可能系聚会场所,其他建筑有粮仓、窝棚和地窖。有的屋内建有土灶。

在哲通文化遗址上,出土了陶制或石制的人物和动物小雕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妇女和山羊的雕像。将居住情况和妇女雕像结合来看,该文化遗址上的居民组织可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以上雕像有的是做垂饰之用,还发现了骨、石、贝壳串珠等装饰品。

哲通文化遗址在许多方面与西亚的耶莫(Jarmo)遗址、耶利哥(Jericho)遗址有相似之处,但是,石器仍保持着本地中石器时代细石器的传统。

在中亚西部,除了哲通文化外,里海东南岸的桑伊查克马克遗址也有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部分,其中,东丘文化就属于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年代稍晚的东丘遗址距离中石器时代文化的西丘文化遗址只有150米,面积比西丘大。在东丘遗址的古地层中也发现了一些具有中石器时代特征的细石器、骨制工具和组合工具,如发现了一个上面饰有动物图案的木制镰刀柄。这些器物表明,东丘新石器文化是从本地中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形成的。

在东丘遗址中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器物有磨制石器和陶器。磨制石器有石斧,陶器有一只陶壶和大量陶片。陶壶盖在一个女尸的头骨上,陶壶有纹饰,其风格与伊朗中部的出土物相同。大量陶片的出现可以推知,陶器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使用。大部分陶片上有几何形、十字形、横向或纵向的平行线装饰,在一些陶器上,淡黄色或红色陶衣还装饰着红色或深棕色彩纹。陶器装饰图案和动物俑的发现说明该遗址上的居民萌发了艺术意识。在该遗址中发现了泥锥、纺轮和骨针,说明这一时期的居民已经开始了纺织业。

在东丘遗址上发现了居住的遗迹,由房屋和一些附属建筑组成,如小型工作场和炉窑。房屋大多为长方形,用长70厘米、宽20厘米的土块堆砌而成。东丘房屋的建筑布局在许多方面与哲通文化类似。

在中亚西部,南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北麓的阿尔丁特佩(Altyn-tepe)遗址反映了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连续不断的三种文化。在此主要阐述阿尔丁特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迹。阿尔丁特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大约处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苏联考古学家马松对它进行了研究。

在该遗址出土的石器中,虽然没有发现磨制石器,但是,发现了大量陶器和赤陶俑。陶器多为各类容器,并以图案装饰;赤陶俑为武士装束,头戴一顶有护耳的精致头盔。在该遗址上发现了原始农业,即大麦和小麦的遗迹,其中大麦多于小麦。

该遗址的建筑遗迹面积达25公顷,周围环绕生砖砌的围墙,墙厚约两米,墙外四周用矩形扶垛加固。围墙的建造反映了中亚原始居民在建筑居所之时已开始考虑安全问题。

该遗址上发现了一座妇女墓葬,随葬品中有几件青铜器,说明该遗址文化可能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2)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的梅尔伽赫遗址在中石器时代已经有过介绍。梅尔伽赫遗址中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大约处于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之间。该遗址上的新石器文化可分为早期地层和晚期地层,早期地层中出现了磨制石器和陶器,晚期地层中出现了铜。

在早期地层中,梅尔伽赫遗址出土的石器大约有4000件,其中,磨制石器有斧子和锛子。梅尔伽赫遗址中出土的陶器最具特色,在出土的一大堆碎陶片中有一半属于手制(显示出是用手工捏制的稻草与黏土的混合物),其器物有碗和表面有凹痕的浅圆盘;此外,还出土了模制陶器,即陶器的下部是在一个篮筐中成形,是为模制;另有一些碎陶片属于轮制,器物有碗和球状容器,饰以简单的几何形、十字形、斜线、圆点或影线方块,有些装饰图案使用双色。在此还发现了陶质手镯,其截面呈长方形,也用淡黄色陶制作。

梅尔伽赫新石器时代晚期地层中出土了成堆的碎陶片,这么多陶器片的发现说明当时存在着专业化的陶器手工业,并且开始了批量生产。晚期地层出土的陶器广泛使用了轮制技术,其中,有40%的陶器用质地优良的原料制作。在装饰方面,彩绘的质量也有很大改善,早期的几何形已经改成了一排排反刍动物和禽鸟。这些美丽的装饰图案与史前印度河流域的文化模式有相似之处。梅尔伽赫遗址晚期地层中出现了铜,在少数坩埚中发现了铜屑。此外,还发现了一只铜指环和一颗铜珠,以及一小块铜锭。

梅尔伽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