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奥斯曼帝国战线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918年10月,英军的一次大进攻重新点燃了美索不达米亚战火,此战的最终目的是要夺取奥斯曼帝国占有的北方诸省,尤其是摩苏尔周围大量的石油储备地区。军事行动由一系列正面和侧翼的进攻展开,一直持续到10月29日失去斗志的守军投降为止。俄军崩溃后,英军与同盟国之间为波斯以及巴库周边的油田展开争夺。

希贾兹地区(Hejaz)的阿拉伯部落中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极大地分散了奥斯曼帝国军队在中东地区的注意力,也因此间接帮助了英军在巴勒斯坦的攻击行动。阿拉伯游击队实行“打了就跑”的经典战术,尤其是针对铁路线,他们破坏了奥斯曼帝国部队的供给线,牵制了大量奥斯曼帝国部队。游击队中一位主要领导人是麦加谢里夫(Sherif of Mecca)之子,即费萨尔•伊本•侯赛因(Feisal ibn Hussein)王子。费萨尔是一位能干的游击队领导人,在团结各部落中起着主要作用,得到了陆军上校T. E. 劳伦斯(T. E. Lawrence)的协助。“一战”前劳伦斯在中东做考古工作,1914年成为英国政府的临时军官,作为情报官被派往开罗工作,1916年10月开始跟费萨尔联络。劳伦斯是一个神秘人物,他强烈认同阿拉伯文化和政治思想。

美国记者洛威尔•托马斯(Lowell Thomas)描绘“阿拉伯的劳伦斯”是“单调乏味的战争中一位迷人的人物”。劳伦斯在他的战后作品中将自己塑造为游击战大师,运用对阿拉伯人和阿拉伯文化的理解和同情,建立了一支非常出色的非正规军。有人认为劳伦斯夸大了自己的作用,实际上这些功劳应该归功于费萨尔。【141】

西部战线之外的空战

战略轰炸——袭击不直接与战场关联的目标,在一战早期已经开始出现。1914年9月,英国皇家海军的空军部队的飞机袭击了德国的“齐柏林飞艇”机库。不过,德国首先以平民为轰炸目标,1915年1月19日,两艘德国海军的“齐柏林飞艇”飞越北海,轰炸英国的大雅茅斯(Great Yarmouth)和金斯林(king’s lynn),造成5人死亡,大量房屋被毁,引起英国的极大愤慨。1915年5月起,“齐柏林飞艇”断断续续对英国进行轰炸,一直持续到1918年8月,共计造成556名平民死亡。使用“齐柏林飞艇”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按照1914年的价格,造34架德国飞机的钱只够造一艘飞艇,而且基本上只能在没有敌人对抗时才能使用。随着防空武器的发展,飞艇非常容易受到攻击。1916年9月,英国皇家飞行大队队长威廉•里夫•罗宾逊(William Leefe Robinson)成为第一位击落“齐柏林飞艇”的英国飞行员,并因此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一战”后半期,德国袭击英国本土目标的主力已不是“齐柏林飞艇”,取而代之的是“重于空气”的飞机。1917年,德国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加大了空中轰炸的力度。德军最高指挥部作战计划的宗旨就是“破坏英格兰东南部的战时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物资供应,进而摧毁岛屿的(英国的)作战意志”。【142】这一计划于1917年5月开始执行。德国此次计划野心勃勃,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可以使用的飞行器的承受能力,譬如“齐柏林飞艇”“戈塔Ⅳ型”(Gotha Ⅳ)飞机以及巨型“斯塔肯R6型”(Staaken R6)飞机等。尽管“斯塔肯R6型”飞机按照1917年的标准来看,已经非常先进了,但仍然不能完成任务。由于英国防空能力的提高,执行轰炸任务的飞机遭受了巨大损失。

但是,德国这种作战方式仍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利用空中力量不仅可以实现战术(战场上)目标,而且可以实现更高层面的战略目标;其次,确实可以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6月13日白天,德国14架“戈塔型”飞机在伦敦实施轰炸,造成162名平民死亡。如果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标准来看,虽然这一数字很小,但在英国国内引起了恐慌,并让英国人重新思考如何使用空中力量,此事促使英国1918年4月组建了“皇家空军”。【143】这是世界上第一支独立于陆军和海军之外的空军部队。人们每每想起“一战”里德军“戈塔型”飞机造成的“戈塔型夏季”,就会对未来战争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恐惧。1932年,英国资深政治家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win)做了形象的描述,说“脑子里总有轰炸机飞来飞去”。对轰炸的担心,实际上是一种夸大了的恐慌,对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英国政治、战略以及大众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德国1917年实施的空袭,英国出动飞机轰炸德国的空军基地予以还击。1918年,“英国皇家空军”成立,并组织了战略轰炸。和德国的战略轰炸一样,英国野心勃勃的战略轰炸基本不考虑道义上的限制,这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轰炸将对准非军事目标。1918年9月,正当英国空军委员会平民总裁威廉•韦尔(William Weir)爵士叫嚷“对德国城镇进行猛烈轰炸,因为德国人害怕血洗”之时,历史学家乔治•威廉姆斯(George Williams)却说“持续的远程日间轰炸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144】没有哪一个国家具有足够的能力,运用空中力量,对敌国的基础设施和大众的斗志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在海上,飞行器的作用也至关重要。飞艇比普通飞机有更持久的飞行能力,在战斗机到达不了的地方进行海上侦察,效果尤其明显。正如“齐柏林飞艇”用来打击地面目标遭遇到的情况一样,飞艇受气候条件制约的程度比普通飞机更大,譬如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期间,由于天气条件恶劣,执行侦察任务的“齐柏林飞艇”无法将搜集到的重要情报发送给德国公海舰队。英国在利用飞艇和飞机执行反潜任务中都取得了一些成功。虽然从空中成功击中U型潜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如果护航队有飞机保驾,德军潜艇因为担心被发现就不敢靠近到鱼雷的射程之内。飞机当然不能成为潜艇的有效杀手,但是飞机可以提醒海军护航队敌军潜艇的存在。【145】

飞机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欧洲西部战线,但是其他战场也广泛地使用飞机。在东部战线,由于俄国缺少飞机和受过训练的机组人员,德军有明显优势。奥匈帝国军队的情况与俄军类似。1918年,意大利对奥匈帝国实施了持续的战略轰炸,但由于规模太小,而且对当时的战争来说时间也太晚,所以对战局影响不大。意大利飞行员朱利奥•杜黑特(Guilio Douhet)参与了这一轰炸,这段经历使他受到启发。杜黑特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非常有影响的战略轰炸倡导者,他说:“在1915~1918年,每一次空袭都能达到目标。”【146】

如果要知道一方取得制空权后会发生什么,那就看看巴勒斯坦战区吧。1918年夏季,英国和澳大利亚空军因为比对手奥斯曼帝国和德国的空军有空中优势,赢得了一场战役。同盟国空军的空中侦察行动根本无法开展,结果该战区总司令利曼•冯•桑德斯(Liman von Sanders)实际上成了“瞎子”。1918年9月的美吉多战役(Battle of Megiddo),艾伦比指挥的协约国军队获得了制空权,而且不停地利用这一优势。在协约国军队进攻之前,奥斯曼帝国军队就开始撤退,英国的“布里斯托尔”战斗机、“S. E. 5as”型战斗机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