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战线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奥匈帝国的军队被民族分裂所困扰,1918年6月15日,奥军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进攻第一阶段进展顺利,奥军前进了5英里,给皮亚韦河的意大利守军造成了一些压力。迪亚斯在英军和法军的支持下,发起反击重新夺回失地,战斗中歼灭奥军14.3万人。这次进攻的失败,对奥军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打击,事后康拉德遭到罢免。受到英法联军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提高意大利在战争结束后和平谈判中的筹码,迪亚斯将前一年卡波雷托灾难的部队进行了重组和武器配备,准备1918年秋季向皮亚韦河北面的奥匈帝国军队阵地发起最后一次进攻。

维托里奥•维内托战役(Battle of Vittorio Venito)是“一战”中意大利境内最激烈的战役。战场右翼有5支部队,包括法军、英军和美军,承担攻打博罗耶维奇(Borojević)率领的奥军第5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的任务;战场左翼,意大利第1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负责压制查尔斯大公所在的特伦蒂诺防线上的部队。10月中旬,迪亚斯已经集合了56个师的兵力,配备了7700门大炮,对方是55个相对较弱的师,配备6000门大炮。这次大战于卡波雷托灾难1周年之时——10月24日打响。这次进攻直指敌方集团军的中枢,意大利第4集团军迫使奥军从皮亚韦河下游调集后备部队。敌方中枢被摧毁,迪亚斯于3天后的10月27日发起主攻,28日缓慢的进攻变成大突破,横跨皮亚韦河上的三个桥头堡被占领,连成了一线,意军的进攻沿这条线果断推进。此战役英军和法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实际上,意大利第10集团军由英军将军卡文(Cavan)勋爵指挥,第12集团军由法国人琼•格拉齐亚尼(Jean Graziani)将军指挥。这次对奥匈帝国的打击是致命的,从特伦蒂诺到亚得里亚海的防线崩溃。意大利骑兵和装甲车乘胜追击逃跑敌军,迫使其全部缴械投降,俘虏奥军大约50万人。意军损失3.8万人(包括阵亡、受伤和失踪人数)。11月3日,双方在维拉朱斯蒂(Villa Giusti)签署停战协定,意大利战场的苦战结束。

1918年9月15日,萨洛尼卡战场的僵局戏剧性地被打破。协约国萨洛尼卡军队,由一位强悍的新帅——法军将领弗朗彻•德斯佩雷(Franchet d’Esperey)(英国人称“玩命的法国人”)率领,开始向瓦尔达尔(Vardar)发起进攻,突破了山中保加利亚军队的防线,向前推进了40英里。擅长山地作战的塞尔维亚军加入了进攻,他们誓死要夺回自己的故乡,另外法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次突破迫使保加利亚军队于9月30日投降,此时保加利亚国内已经是民怨沸腾。协约国部队继续前进,穿越马其顿腹地去收复塞尔维亚,然后穿越多瑙河为直逼匈牙利做准备,但是,这时停战协议达成,战事结束。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