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4章 Henry Ⅷ 亨利八世(1509—1547)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江山处于危险中……(他)私底下对整个基督教世界都产生了恨意。”大多数国王为外患而忧,而亨利八世却内心煎熬。他扬言道:“我绝不放过惹我生气的男人或者我想得到的女人。”他铁了心要娶安妮。



沃尔西下台后,亨利八世没收了他在汉普顿宫修建的私人宫殿,采用精美的后哥特式风格对其进行了改建。

关于“国王的大问题”对政教矛盾产生多大的影响,这至今仍有很大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需要一个迫在眉睫的契机。据说安妮在1527年接受了亨利八世的求爱,不过她接受的条件是要教皇宣告他和凯瑟琳的婚姻无效。教皇此时被哈布斯堡皇室的查理五世关押着,而查理五世正是凯瑟琳的侄子。取得教皇撤销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的声明绝非易事。《利未记》(Leviticus)规定:“不可窥你弟兄妻子的裸体。”为了促成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目前的婚姻,教皇当初接受了她从未同他哥哥亚瑟同房的说辞。而亨利八世如今却要推翻昔日的说法,坚持说凯瑟琳与亚瑟已经圆房,说教皇犯了错,说他和凯瑟琳的婚姻是不合法的,这样他就可以娶安妮。可问题在于,凯瑟琳坚决不改口,否认与亚瑟圆过房。

亨利八世陷入了困境。沃尔西拼命想得到教会的声明,他甚至警告教皇说,如果教皇不肯这样做的话,“国王自有其他解决办法”。不过他失败了。亨利八世绝望之下向其他人求助,他找到了一个名叫托马斯•克兰麦(Thomas Cranmer)的剑桥年轻牧师,克兰麦提出专门成立一个欧洲学者委员会,企图绕过罗马教廷解决这个难题。沃尔西很快失势。他的豪华宫殿和头衔被剥夺,于1529年被抓,并送往伦敦塔。他死在了从约克南下去伦敦塔的路上。和很多曾经炙手可热的人一样,他抗议道:“如果我拿出侍奉国王的勤奋劲儿侍奉上帝,我主就不会叫我双鬓染雪。”他在牛津所建的基督教堂如今尚在,只不过教堂的走廊很明显没有完工。

朝廷一片混乱,亨利八世公开和安妮出双入对。但凯瑟琳仍是王后,她以西班牙人特有的坚韧抗住种种压力,拒不承认自己和亨利八世的婚姻是非法的。而她在国内外都有强大的盟友。亨利八世还算忠于自己的信仰,不肯违抗圣经律法,虽然对他言听计从的克兰麦指出《圣经》中并没有教皇的存在。

如沃尔西所料,亨利八世此时展开了对教会的报复。不知道是否受了安妮倾向于路德教教义的影响,亨利八世于1529年召开议会,要求议会采取措施解决教士虐待问题。1531年,他宣布国王在法律方面的地位高于教会,“只要基督律法允许”国王就有资格。他不许教堂拥有充当庇护所的特权,不许教会依照教众遗嘱征税,而后者是教会收入的主要来源。至于撤销婚姻一事,接替沃尔西出任大法官的托马斯•莫尔爵士告诉议会:“大家都认为国王此举并非出于一时之兴或寻欢作乐的私欲,事实并不像一些不相干的人所报告的那样,他这么做是为了良心安乐,并确保王位的合法传承。”

然而亨利八世很快就开始尽情寻欢作乐了。他和安妮二人一起消失了一个多月,并在返回伦敦后流放了凯瑟琳和她所生的女儿。罗马教廷向他发出威胁——除非他“赶走情妇安妮”,否则就开除他的教籍。作为回应,亨利八世打算派人送上教皇的俸禄,这次大约只有平时英格兰教会上交罗马的钱财的5%。这项决议很顺利在下议院获得通过,但在上议院,教会势力强大,当然是强烈反对这么做。亨利八世游说、哄骗和威胁三管齐下,巧妙地要求上议院对“国王的幸福”(king’s welfare)进行投票。托马斯•莫尔对是否与罗马彻底翻脸一事犹豫不决。

1532年,莫尔辞去大法官职位,不肯承认国王的地位在教会之上,他的职位由一名聪明的年轻律师托马斯•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接任。同年,亨利八世携安妮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她回来时已身怀有孕。1533年1月,亨利八世偷偷娶了安妮,他坚持认为自己和凯瑟琳的婚姻已经无效,因此这并不算犯重婚罪。克兰麦很有可能主持了亨利八世与安妮的结婚仪式,作为回报,他被委以坎特伯雷大主教一职,后来成为英格兰宗教改革的主导人物。而后安妮加冕为王后。

1533年9月,安妮在格林威治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为伊丽莎白。对亨利八世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始料未及的灾祸。他公然反抗教会,与议会作斗争,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得到一个儿子,而安妮和凯瑟琳一样,无法使他如愿以偿。于是她立即失去了魅力。有人向他报告说,安妮和旁人说他床第之间有心无力,他还听说她背着自己与人偷欢,这些惹得他勃然大怒。亨利八世很快移情别恋,迷上了一名温柔可人的25岁宫廷美人珍•西摩(Jane Seymour)。

1534年,亨利正式颁布《至尊法案》(The Act of Supremacy),根据该法案规定,国王“是除上帝之外,世界上拥有最高权威的人,不受普通律法的约束”。这部法案标志着英格兰国教的创立,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皆归国王所有。任何批评亨利八世及其宗教领袖地位的人都以叛国罪论处,应判死刑,国王由此成为“合法的独裁者”。莫尔在拒绝支持废除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之后,依新法令以叛国罪被监禁,他为了保命同意保持沉默,而当时这被形容为“响彻整个欧洲的沉默”。他于1535年被斩首,后被教皇追封为圣徒。

第二年,克伦威尔强制没收了大约400个规模较小的教堂的财产,用来充实国库。这种没收行为并非无前例可寻,亨利五世昔日为筹钱打响阿金库尔战役而解散了修道院,而瑞典国王在1527年也这么做过。很多修道院甚至连12名僧侣的人员下限都没达到。威尔士的13个西多会修道院总共只有85名僧侣。为了换取国家养老金,很多修道院将财产悉数上缴。在8年时间内,修道院“私有化”为王室带来将近100万英镑的收入。彼时英格兰的面貌变化巨大。幸免于难的修道院成了英格兰的一道景观,里沃兹(Rievaulx)修道院、方廷斯(Fountains)修道院和怀蒙德汉姆(Wymondham)修道院等高高耸立于乡间,就像昔日城市里的教堂比比皆是一样。而大多数修道院被剥夺财产,然后被拆毁,拆毁工具通常是火药,修道院里的物件在拍卖中不知所踪。很多修道院遗址变成了采石场,石块被用来扩建私人住宅和搭建大厅的烟囱。修道院礼拜堂变成教区教堂,尤其是在多塞特郡舍伯恩(Sherborne)和约克郡贝弗利(Beverley)。修道院土地被卖给愿意出钱的人,这掀起了一场革命,新兴的商人阶级可以买到先前贵族才有资格拥有的土地。黑死病之后,英格兰经历了机会主义的社会变迁。自诺曼征服以来,从未发生过类似的财富转移。其结果极大地推动了英格兰迈入近代的步伐。



亨利八世挑选的顾问通常才华出众,但却出身卑微,凭借教会或是律法,后来居上。其中包括:红衣主教沃尔西(上左)、托马斯•莫尔(上右)、托马斯•克伦威尔(下左)、以及主教克兰麦(下右)。

1536年,宗教巨变的后果开始显现。“求恩巡礼”(Pilgrimage of Grace)运动在英格兰北部,林肯郡和康沃尔郡爆发。该运动的领导者抗议国王抢夺教会收入,这些收入此前都是用于当地建设的,不过很多追随者只是对国王和议会掀起宗教巨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