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4章 Henry Ⅷ 亨利八世(1509—1547)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变感到不满的虔诚天主教徒。一支大约3万名平民组成的队伍从约克郡朝南进发。亨利八世的报复冷酷无情,他向叛军传话,要“手段极端地烧光、糟蹋和毁坏他们的财产、妻子和孩子”。他派诺福克公爵去镇压这些叛乱分子,要求处死250人,意在杀一儆百。

做事有条不紊的亨利八世此时下令,要克兰麦准备一本新的祈祷书。威廉•廷代尔(William Tyndale)所译的英语版《圣经》于1526年在欧洲大陆秘密出版,于是克兰麦命人将此书分发给各地教堂。与此同时,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证明了安妮的不忠行为。她被定罪,并于1536年5月在伦敦塔被处决。当时行刑时间有所延迟,因为她请求用法国的方式行刑,即用宝剑,而不是斧头行刑。随后亨利娶了珍•西摩,她很快生下一名皇子,取名为爱德华。珍•西摩生产后仅数周便去世了,亨利八世的欢欣之情变成了深切的哀痛。珍•西摩是唯一一位亨利要求死后与自己合葬的王后。

此时行事高效的克伦威尔所主持的“修道院解散活动”开始向“打破神像运动”发展。廷代尔写道:“圣礼、圣兆、仪式和肉体相关事情无益于上帝本尊。”教堂的耶稣受难像和圣母像被拆掉打碎。教徒被要求“除了《圣经》之外,不得相信和崇拜任何其他人类幻想创造出来的东西”。圣徒调解被禁止。亨利尤其热衷于消除人们对托马斯•贝克特的崇拜,后者是王权的著名敌人。贝克特在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圣祠以及圣母玛利亚的圣祠被毁坏,圣祠的黄金被充入伦敦国库。

此时的亨利八世展开了捍卫王权稳固的行动。他和罗马教廷的决裂使得所有欧洲天主教国家与之为敌,讨伐他就是“为上帝而战”。1539年,克伦威尔说服亨利八世迎娶荷兰公主克里维斯的安妮(Anne of Cleves),以此与低地国家结盟,以防今后对抗大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克伦威尔告诉亨利八世,安妮的面容和身体之美“超越了米兰公爵夫人,就像金太阳遮蔽了银月亮的光辉”。这番赞美之辞得到了一幅肖像画的佐证,画中的安妮是一位魅力四射的年轻女子,这幅画出自当时著名画家汉斯•贺尔拜因(Hans Holbein)之手。

但是克伦威尔的如意算盘被现实击碎了。原来安妮是一名身材瘦高的34岁女子,满脸麻子,而且只会说德语。她抵达英格兰后,亨利八世乔装去罗切斯特见她,随身带了一件昂贵的黑貂皮大衣作为见面礼。他被眼前所见惊呆了,面前的女子“毫无传说中的风采”。他连忙乘船离开,并声称,安妮比“佛兰德斯母马”强不了多少。1540年1月,出于外交考虑,他最终作出妥协,举办了婚礼,不过他在新婚之夜特意没有与妻子同房。之后他对克伦威尔说:“我现在更不喜欢她了。”在几个月后,议会宣告此次婚姻无效。亨利八世再度回到缺少欧洲大陆盟友的状态。

尽管宗教改革顺利开展,亨利八世却产生了疑惑。他担心自己不止冒犯了罗马教会,还冒犯了上帝。诺福克公爵周围的宗教保守派人士利用了亨利八世的这种害怕心理。1539年,亨利八世颁布一项法案,明确“支持消除观点的多样性”,这就是所谓的《六圣条法案》(Act of Six Articles),旨在打击极端的新教福音派人士。亨利八世恢复了安置所的复活节祈祷和“朝十字架跪拜”仪式,还允许为死者祈祷。新教再洗礼派教徒被处以火刑。

克伦威尔由于荷兰公主事件的失误而失势,和沃尔西和莫尔一样,也因亨利的婚姻问题而赔上性命。日益强大的诺福克公爵指控克伦威尔犯下腐败和异端之罪,主动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亨利八世做新王后,这便是年方20岁、长着一头赤褐色头发的凯瑟琳•霍华德(Catherine Howard)。亨利当时年近五十,他体重严重超标,腿疼也经常发作。他短暂地爱上了凯瑟琳,于是克伦威尔的生命很快要结束了。1540年6月,克伦威尔这个比昔日沃尔西更加位高权重的人被逮捕,不久便被砍了头。克兰麦哀叹道:“国王今后还会相信谁呢?”答案是他谁都不相信。凯瑟琳反复无常的性情和不忠行为与亨利八世的暴脾气倒很合拍。有人向亨利八世报告她和其表兄通奸,亨利八世命人将她带走,她很快便遭受了和安妮•博林同样的命运,于1542年被斩首。

此时的亨利八世孤家寡人,他偏执多疑,而且病痛缠身。他拥有56座住宅,其中包括沃尔西的汉普顿宫,此外还有逾万件珍贵物品。他晚年在伦敦以北诺萨其(Nonsuch)建造了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意在与弗朗索瓦一世所建的枫丹白露宫比美,这座宫殿外观闪闪发亮,宫殿之上建造角楼,插满了长三角旗,令人不由想起昔日“金缕地”的光辉岁月。亨利八世很少住在这儿,如今只能在一些绘画作品里一睹这座宫殿的风采。

亨利八世对立法事务仍然热情满怀。1536年和1543年通过的法案正式将威尔士和英格兰合并为一,这结束了边界地区领主的特权,转由议会议员接管。法律将“彻底根除一切与威尔士有关的习惯和风俗”,包括其语言。威尔士的都铎王朝国王比金雀花王朝任何国王更加致力于压制威尔士本土意识。1541年,都柏林召开议会会议,尊亨利八世为爱尔兰国王。两年后,英格兰在格林威治与苏格兰签署条约,苏格兰承诺将尚在襁褓中的玛丽女王嫁给亨利八世的继承人爱德华,这被后世称作“强娶”事件(rough wooing)。不列颠群岛各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统一,就英格兰和威尔士来说,是一个国家;就英格兰和爱尔兰来说,是一个王国;就苏格兰来说,有朝一日也将成为一个王国。

亨利八世如今又娶了第六任妻子—是来自英格兰北部的31岁寡妇凯瑟琳•帕尔(Catherine Parr),她是一名新教徒。凯瑟琳勤奋好学,性格沉静。她照顾亨利八世,看护爱德华,并且促成了患病的亨利八世及其两个女儿玛丽和伊丽莎白之间的和解。可亨利八世仍旧不得安宁。在北部与其接壤的苏格兰,年幼的玛丽继承王位,成为苏格兰女王,然而玛丽的法国母亲拒绝将女儿嫁给爱德华王子,玛丽女王与将要继承法国王位的天主教继承人订了婚。这就意味着,苏格兰将会向法国臣服,这是任何英格兰国王都无法容忍的挑衅之举。亨利八世甚至担心法国将来会侵略英格兰。1544年,亨利八世先下手为强,率军前往法国,攻占了布伦(Boulogne)。亨利八世对征战的热爱不可阻挡,他沿英格兰南部海岸建造了很多堡垒,至今仍屹立不倒,在赫斯特、沃尔默和迪尔等地仍能觅其踪影。先前同样雄心勃勃建造的战舰“玛丽玫瑰”号(Mary Rose)于1545年英法海战期间在索伦特海峡(Solent)翻船并沉入海底,亨利八世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能为力。

亨利八世的权势日见衰落。随着死神的临近,他坚持宗教改革的立场有所改变,他在比沙姆(Bisham)修建了一座修道院,甚至还要求死后请僧侣们做弥撒。1545年圣诞前夕,他对议会做了最后一次演讲,他既不偏向旧宗教,也不偏向新宗教,而是希望两者在新近“国有化”的英国国教之下达成和解。1547年,在亨利八世弥留之际,陪在他身边的不是天主教教徒,而是他的老盟友克兰麦,他是一名新教徒。

中世纪的英格兰有两大支柱,一个是教会,另一个是贵族,亨利八世成功掌控了这两股力量,将两者置于个人特权的统治之下。对17世纪很多人而言,他有关教会至高权威的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