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返回上一页

制造企业采购内部控制流程设计探讨

时间:2023-04-12 02:23:25

房宏强 埃斯特维华义制药有限公司

制造企业开展资金活动的基本工作之一就是采购,其采购成本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更是促进制造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多数制造企业在采购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企业的采购成本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不能实现制造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因此,在制造企业的采购工作中,应严格控制采购成本,并结合行业生产和经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内部控制流程,保证在减少采购成本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制造企业的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一、制造企业采购内部控制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管控与重点突出

制造企业在设计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流程时,需要全面考虑采购工作的各项控制要点,将其贯穿于采购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的相关业务和事项。在采购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过程中,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内容,也会对采购内部控制的效果产生影响。为确保制造企业采购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应严格遵循全面性的原则[1]。

同时,应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识别并关注采购工作的一些关键环节、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并对其重点防控。根据不同采购业务类型,强调针对性、差异性,创新采购控制方式,以提升控制的现实价值。

(二)严控成本与提升效益

从采购内部控制管理的角度来看,采购工作内部控制流程越细化,参与采购内部控制的人员越多,就越能保证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效果。在具体的采购工作中,如果出现徇私舞弊的问题,就会给制造企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设计采购内部控制的流程时,需要充分考虑成本控制和企业效益的联系,不断完善和细化采购流程,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采购内部控制流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分工明确与权责对等

制造企业在设计采购内部控制流程时,要充分结合企业的管理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并明确相应岗位的具体职责,贯彻权责一致原则,因权定责、权责对应,不断完善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在设置采购相关岗位时,应结合企业的采购需求,严格分离采购决策、执行等相关岗位。

在实际的采购工作中,采购的需求、决策、执行和管理的各岗位应相互监督和协作,避免出现一个岗位控制多个工作环节的情况出现,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避免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生,则启动问责机制,有错必纠、失责必惩[2]。

二、Z 企业采购内部控制流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

制造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能够对其治理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以Z 企业为例,其在制药行业中属于中等规模,部分管理人员担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务。比如,企业总经理就拥有管理和监督双重职能,由此可见,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够完善,治理形式相对单一,加之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企业的管理层无法开展有效的监督工作,导致一些风险问题的出现。较为典型的问题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职能不能做到精准定位,控制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制度规范无法全面落地,导致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供应商的选择不合理

从Z 企业的经营现状来看,其选择供应商的方式不够合理。

一是尽管对供应商的选择和审核两项工作职能有所区分,但实际操作环节还是存在漏洞,尚待弥补。Z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之前,通常都有采购人员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市场调查、分析材料的价格和质量等,最终整理成报告的形式上报给采购负责人。在采购环节中,采购人员对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采购负责人在审核和判断的过程中,主要依据的是采购人员的报告。整个过程缺乏一定的监督机制,选择供应商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采购经办人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采购人员和供应商之间私下往来的情况。

二是Z 企业的采购负责人通过采购人员的报告选择材料供应商时,无法及时、详细地掌握采购的所有信息,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给企业造成极大的财务风险。

三是Z 企业的信息管理方式落后,供应商信息更新速度较慢,无法保证采购人员准确高效地了解供应商及其产品的具体信息,降低了工作的效率[3]。

(三)采购定价方式不够细化

Z 企业在采购生产材料时,会严格按照相关的采购原则和采购流程,比如了解市场信息、判断采购价格、听取报价、对比材料的价格和质量、综合各方优势选择合适的材料供应商。从理论上讲,以上采购原则与流程不存在什么明显缺陷,但在实际采购过程中,以上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适用,其原因就是需要采购人员耗费大量时间调查和分析这些

材料的市场情况,周期较长,节奏偏慢,对供应商的定价形式和定价标准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门别类。如果市场或供应商发生了一些突发状况,就要因变而变,及时调整策略,如果还是一味地循规蹈矩,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将会导致企业无法做出快速反应,错失时机。

(四)付款流程管理存在缺陷

Z 企业供应商分为两类,分别提供定制材料与通用材料。前者相对小众,需满足企业对材料的特殊指标要求,基本上是一对一商谈,确认价格及付款条件。后者可选供应商较多,从生产、质量、价格、服务等多维度比较,企业的议价能力一般会强些,企业能争取到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更为有利的付款条件。设备等固定资产采购同理。

因此,Z 企业在日常采购中,与供应商确定的付款条件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具体到付款流程,由采购人员依据付款条件,提交付款申请,采购负责人审核后转至财务审核付款,当付款额超过一定额度时,还需经总经理审批。看似完整的付款链,还是会存在风险或是其他问题。

例如,出现一些质量纠纷,因信息传递滞后导致企业无法依照合同把控付款环节,款项早已全额或部分打至对方银行账户,形成一定的被动局面;存在采购人员出于某些原因人为地提前或推后安排付款的现象,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影响Z 企业的社会形象。

三、Z 企业完善采购内部控制流程设计的相关措施

(一)健全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机制

为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Z 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从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Z 企业经营的现状,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调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4]。

对于一些关键岗位,实施轮岗机制,有利于发挥相关职位的最大价值,体现出管理人员的重要作用,避免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Z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是严格把控选择流程。在采购活动中,应全方位地考察相关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产品质量、经营规模和生产周期等。为了确保选到合适的供应商,需要遵循一定的选择原则,比如品牌效应、服务水平、价格水平和产品质量等,保证选择的材料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二是完善评价机制。为了提高选择供应商的工作效率,Z 企业需要建立

提醒您:因为《制造企业采购内部控制流程设计探讨》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制造企业采购内部控制流程设计探讨》在线阅读地址:制造企业采购内部控制流程设计探讨

12
经典故事
从13岁开始享受自由
处处留心皆学问
不一样的自由
登山的自由
高贵的自由
车上的眼泪
带钱谈恋爱
无处感恩
生命
生命是一种成功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