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节 昭武九姓国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6世纪初期,在中亚河中地区形成了以昭武姓为统治者的国家,中国史书称之为昭武九姓国。突厥汗国建立以后,这些国家臣服于西突厥汗国的统治。有关西突厥汗国统治下的昭武九姓诸国情况,在唐朝三藏法师玄奘(600—664)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中留下了一些记载。玄奘13岁出家为僧,先后游历洛阳、成都、荆州、扬州、相州、长安等地,遍访名师,因感佛教各宗派对佛学理论的不同解说,发誓要到西域以问所惑。627年,他踏上了西行取经之路。玄奘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越莫贺延碛大沙漠,沿伊塞克湖西行,到达西突厥可汗的驻跸地碎叶城在西突厥人的护送下,穿过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粟特诸国,经铁门关,进入吐火罗国故地。自此向南,越大雪山(兴都库什山),入北天竺。求法归国以后,玄奘写下《大唐西域记》一书。该书记录了这一时期中亚诸国的国情和民风,是研究西突厥汗国监摄下的中亚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资料。

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玄奘将西突厥统治之下的中亚以铁门关为界分成两个地区,铁门关以北是粟特地区,玄奘称之为“窣利”;铁门关以南是吐火罗人的地区,玄奘称之为“覩货罗国故地”。铁门关即今帖尔穆兹以北的布兹加拉山口。下面按此划分论述当时一些重要城邦国家。

对铁门关以北粟特地区的具体范围,学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看法。大者指热海(伊塞克湖)以西,波斯以东,楚河以南,铁门关以北;小者指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中国唐代文献写作那密水)流域。泽拉夫善河流域东西长约650公里,沿河流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公元前5世纪以来,在泽拉夫善河流域绿洲上相继出现了玛拉干达、瓦拉赫沙(Varakhsha)、阿滥谧(Ramithana,Ramitan)等城镇。到6世纪初期,在泽拉夫善河及周围形成了一些国家,它们是康国(Samarqand)、安国(Boukhara)、石国(Chach)、史国(Kesh)、曹国(Khebud)、何国(Koshana)、米国(Maimargh),以及火(Khwaresm,货利习弥,今阿姆河下游一带)和戊地(Betik,伐地,又名西安国)。这些国家的国王均以昭武为姓,因此,在3至9世纪的中国文献中,将它们统称为昭武九姓国,有的史书又将它们称为九姓胡或粟特胡。

昭武九姓国人自称月氏人,可能是因为后者曾在中亚建立过贵霜大帝国的原因。据《隋书》记载: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对于昭武九姓的来历,以及“昭武”一名的确切含意,学界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32从种族上说,昭武九姓人确实与月氏人一样,属于印欧种人,不过,他们在中亚地区生活的时间要比月氏人久远得多。在公元前2000年到前1000年之间,印欧种东伊朗游牧人陆续迁入阿姆河下游和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统治时期,这一地区设立为波斯的粟特行省,汉语音译为“粟特”,因此,这一地区的居民被称为粟特人。根据中国文献资料,在大月氏人来到粟特之前,粟特人接受过康居国的统治,在康居国衰落之后,他们接受了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的统治。贵霜帝国衰落之际,粟特地区形成了许多小国,这些国家就是昭武九姓国,它们先后处于贵霜帝国和哒汗国的统治之下。当突厥人在中亚地区建立政权之时,昭武九姓国臣属于西突厥汗国。

昭武九姓建立的国家不只有九个,据中国史籍《隋书》、《北史》记载,王姓昭武的国家在安国中还有小安国(又名东安国、喝捍),那色波(又名小史,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卡尔施),此外,还有臣属于安国的毕国,曹国一分为三,即东曹、中曹和西曹。在昭武九姓国家中,康国最大,是其他昭武国家的宗主。

康国在唐代文献《大唐西域记》中又名为飒秣建、在杜环《经行记》中称萨末鞬,其地理位置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 33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康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机巧之技特工诸国,气序和畅风俗猛烈。”

康国王在粟特文中的尊号是“粟特王萨末鞬主”。在康国统治阶层中,除国王外,还有大臣三人,与康国王共掌国事。国内兵马强盛,军队强大,赭羯(战士)之人其性勇烈,视死如归,战无敌。

在昭姓国家中,康国位置居中,在它的东南面有米国(迷密、弥末、弭秣贺)。据《大唐西域记》记:“弭秣贺国周四五百里,据川中,东西狭南北长,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米国都城钵息德城,据学者考证,在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片治肯特东南1.5公里发现的粟特城就是当时米国的都城。1946年,苏联学者开始对该城遗址进行发掘,初步认定,城始建于5世纪,繁荣于7—8世纪之交。城址包括城堡、城区、农庄和墓地四部分。城堡内建有宫殿,城区有城墙和望楼,街区划分有贵族宅邸,城中心有祆教神庙,农庄区有灌渠和民房,墓地在城区南,葬制使用遗骨陶棺,葬入地上的屋形小墓。

米国与康国关系密切,在6世纪末至7世纪初米国还未建国之时,康国王派其支庶作为城主统治米国。《太平寰宇记》记:米国“惟有城长,属康国。唐武德九年,城长康数姿遣使献玉盘”34。642年,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攻破米国,夺取了大量人口与财富。到7世纪中叶,米国已经建国,唐高宗于658年以其地为南谧州时,其国君昭武开拙被任命为南谧州刺史。

在康国东北有石国,石国地处今塔什干一带。最早记载塔什干城的中国史书是成书于554年的《魏书》,在《魏书》中,塔什干被记为“者舌”,在历代文献中,石国又名为者舌、赭时、柘支、柘折。到7世纪,《隋书》将“者舌”记为石国,第一次为“石国”作传。石国境内的千泉是西突厥汗庭所在地,因此,西突厥人在石国的统治与其他昭武九姓国不同,不仅有兵驻守,而且还直接派突厥汗室子弟统治。7世纪初期,射匮可汗承袭祖父达头可汗的称号,楚河、塔拉斯河流域成为他的领地。据《隋书》记载,石国人曾反叛西突厥汗国的统治:“其俗尚战,曾贰于突厥,射匮可汗兴兵灭之,令特勤甸职摄其国事。”特勤是突厥官职,甸职一名显然是突厥人名。甸职在609年曾遣使向唐朝贡,其后不复至。641年,西突厥汗国乙毗咄陆可汗与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相互攻击,“咄陆遣石国吐屯攻叶护,擒之,送于咄陆,寻为所杀”。这一记载表明,监统石国的西突厥官员不再是特勤,而是地位低于特勤的吐屯(Tudun)。西突厥射匮可汗在杀其王石涅之后,派特勤统治其国,据《隋书》石国条记载:“隋大业初,西突厥杀其王,以特勤匐职统其国。”直至742年,石国王仍保留着突厥官号特勤。

在康国北部是曹国,《大唐西域记》记为劫布呾那国:“周千四五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曹国分东曹、中曹和西曹三国。东曹(苏对沙那)首府是布恩吉卡特,城址在今塔吉克斯坦乌拉秋别,或乌拉秋别西南之沙赫里斯坦。中曹(伽不单﹑劫布呾那)首府迦底真城,城址在今撒马尔罕西北之凯布德。西曹首府在瑟底痕城,在穆斯林地理文献中,被记为Ithtâkhanj或Ishtîkhan,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