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倭玛亚王朝时期,阿拉伯人与唐代中国人、突骑施人和吐蕃人开始了逐鹿中亚的战争。阿拉伯人以入侵吐火罗斯坦开始了征服中亚的战争,成功以后,以此为基地向北推进,逐步占据了河中地区、花剌子模绿洲,并向费尔干纳盆地和突厥斯坦逼近。在此过程中,唐朝在中亚的代理人突厥统治者和昭武国家对阿拉伯人的入侵进行了抵抗。在经历了怛逻斯战败和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无力西顾,8世纪下半叶,唐朝退出了在中亚的角逐。阿拉伯人确立了在中亚的统治。
第一节 吐火罗斯坦
从7世纪中叶起,阿拉伯王朝、唐朝和吐蕃王朝三股势力开始了在中亚的角逐。这场争夺以阿拉伯王朝的全面胜利告终。
657年,唐朝灭亡西突厥汗国;659年,唐朝在阿姆河以北的河中地区置都督府;661年,唐朝使者王名远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的16国设置了16个都督府。 104其中,在吐火罗斯坦设置重要的都督府有月氏都督府、修鲜都督府、写凤都督府,它们分别在今阿富汗的昆都士、喀布尔、巴米延,条支都督府在今阿富汗南部,奇沙州都督府在今阿富汗西北部,鸟飞州都督府在今阿富汗东部瓦罕(Wakhan)走廊,旅獒州都督府在今阿富汗北部的安德胡伊一带,昆墟州都督府在今土库曼斯坦东南的穆尔加布河流域,至拔州都督府在今塔吉克斯坦的达尔瓦兹地区,王庭州都督府在今塔吉克斯坦的西南角。以上都督府中的大多数都督“以其王领之”,如护蜜国(玄奘记为“商弥国”)国王沙钵罗颉利发为鸟飞州都督府刺史,他们归属于安西都护府管辖。唐朝在吐火罗斯坦设置行政机构以后,吐火罗斯坦成为唐朝抵御阿拉伯人东进的前沿阵地。
吐火罗斯坦是阿拉伯王朝与唐朝争夺的首要地区。阿拉伯人灭亡萨珊帝国以后,帝国的末代君主伊嗣俟之子卑路斯(Peroz)逃到吐火罗斯坦,在此进行复国战争。卑路斯曾向唐朝“遣使告难”,唐高宗“以远不可师,谢遣”。在这种情况下,波斯王在吐火罗斯坦地区政权的支持下,在波斯东部边境建立了流亡政权。105663年,“大食击波斯、拂菻,破之,吞灭诸胡,胜兵四十万”,此时的“波斯”应该指这一流亡政权。在667年以前,阿拉伯人曾对吐火罗斯坦发动了攻击,据史书记载,667年,阿拉伯将军耶济德·本·穆哈拉布再破吐火罗。在此次围攻中,卑路斯兵败,携子泥涅师师投奔唐朝,于670—673年间抵达长安。
与此同时,吐蕃人参与到阿拉伯人与唐朝的争夺之中。早在7世纪40年代,玄奘从印度回国途经地处今阿富汗瓦罕走廊的护蜜国之时,护蜜国已经有吐蕃人,护蜜国左面一座城堡已为吐蕃人占据。106显庆年间(656—661),护蜜国臣属于吐蕃。据《新唐书》记载:“护蜜者,或曰达摩悉铁帝,曰镬侃,元魏所谓钵和者,亦吐火罗故地……地当四镇入吐火罗道,故役属吐蕃。”
7世纪末,吐火罗斯坦成了三股势力争夺的战场。667年,阿拉伯人攻吐火罗斯坦,此后,阿拉伯人因倭玛亚王朝发生争夺哈里发位置之争而没有继续攻打吐火罗斯坦。677年,在唐避难的波斯末代君主卑路斯去世,唐朝册立其子泥涅师师为波斯王。679年,泥涅师师返回吐火罗斯坦,据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191号墓出土文书《永隆元年波斯军团申报样人授勋芊符名籍》记载,泥涅师师于680年到达吐火罗斯坦。107在680—705年间,泥涅师师一直在吐火罗斯坦进行复国活动,唐朝在吐火罗斯坦的政治影响仍然存在。
691年,呼罗珊总督阿布杜拉·本·喀西姆(684—691年执政)被杀,其子穆萨(Musa)逃到河中地区展开了反倭玛亚王朝的斗争。据塔巴里记,穆萨在呾蜜(今帖尔穆兹)的斗争得到吐火罗斯坦地方统治者的支持。694年,哈里发阿布杜勒·麦立克·本·麦尔旺(Abdal-Malik b. Marwan,685—705年在位)任命哈加吉为伊拉克大总督,管理两河流域、波斯及呼罗珊等地事务。701年,哈加吉大总督任命耶济德·本·穆哈拉布将军为呼罗珊总督。在任期间,他重新开始了对吐火罗斯坦的攻击。唐朝因远离吐火罗斯坦,没有出兵抵抗阿拉伯人,这一任务由当地的突厥人和中亚东北草原上的突骑施人承担起来。
8世纪初,穆萨与其同盟者(吐火罗斯坦的一些王公)之间发生了分裂。“他们的事业衰落了,正在这时,挹怛人、吐蕃人、突厥人突然向他们进攻,这些人约有7万,他们头上戴着球顶尖盔,此外还有数不清的不穿甲胄者,有盔无冠者。” 108704年,穆萨在战斗中被杀。从此次战争的记载来看,吐蕃人已经来到吐火罗斯坦。当时,他们可能是站在阿拉伯人一边与吐火罗斯坦地区统治者作战。阿拉伯人称吐蕃为Tibet,以后,西方人以Tibet之名称呼吐蕃王朝所在地——今中国西藏。
705年,倭玛亚王朝哈里发阿布杜勒·麦立克·本·麦尔旺死,新哈里发瓦利德(a1-Walid,705—715年在位)继位,史称瓦利德一世。同年,伊拉克大总督哈加吉任命部下屈底波 109为呼罗珊总督,即位之后,他立即开始了征服吐火罗斯坦的战争。
就任的当年,屈底波利用昭武城邦国家之间的矛盾,征服了吐火罗斯坦的大国缚喝,迫使吐火罗国的叶护阿史那都泥投降。110吐火罗国是波斯复国活动的主要支持者,它的投降挫败了波斯王泥涅师师的复国信心。在屈底波的打击下,泥涅师师再次逃到唐朝都城长安。据《新唐书》记载:“泥涅师因客吐火罗二十年,部落益离散。景龙初,复来朝,授左威卫将军。”
征服吐火罗斯坦之后,屈底波北上征服阿姆河流域北岸的一些小国。为了使阿拉伯人离开本地,吐火罗斯坦诸国统治者引阿拉伯人渡过阿姆河,进入唐朝悦般州都督府所辖的石汗那国(Saghaniyan)。石汗那国在阿姆河支流苏尔汉河(Surkhan Darya)上游之迭脑附近。当时,石汗那国王与周边小城邦愉漫(Shuman,又译为数瞒,唐朝天马都督府所在地)和阿哈仑(Akharun,又译为忽论)的统治者对立,希望借助阿拉伯人的力量对付这两个小邦。当屈底波渡过阿姆河以后,石汗那国王就把本国都城城门的金钥匙送来,邀请屈底波进入他的都城呾蜜。屈底波接受他的投降,并立即进攻愉漫和阿哈仑,但遭到了两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无果而归。
708年初,吐火罗斯坦发生了反阿起义,起义首领是吐火罗国宰相达干尼札克。吐火罗国归附阿拉伯人以后,尼札克一直跟随屈底波征战阿姆河以北诸小国。在此期间,他获得了返回吐火罗国的机会,将吐火罗国王监禁起来,并且与巴里黑城、梅尔维鲁德、塔里寒、法拉卜(Fārāb,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古兹干(Gurgan,即中国史书中的胡实健)等国国王联系,发动了一场反阿拉伯人的起义,这次起义得到了普遍响应。当时,屈底波已攻下安国,正在向康国挺进。在获悉起义之后,屈底波迅速与康国签订和约,匆匆赶到吐火罗斯坦。此时正是冬季,屈底波的军队已经分散到各地驻冬,于是,他先派其弟阿布都拉赫曼率领1.2万人去巴里黑,控制了该城的局势。
710年春,屈底波集合各地的军队开始了进攻,第一仗是打梅尔维鲁德,城主逃走,接着,阿拉伯军队向塔里寒进军,在此击溃突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