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8世纪初,一个以“突骑施”命名的强大汗国在原西突厥汗国领土上崛起,接管了唐朝濛池都护府的全部领地。突骑施部,指以突骑施、车鼻施、处木昆三姓为核心的突厥人,因此又被称为“三姓突骑施”。三姓突骑施不属于西突厥十姓部落,史书称他们为“西突厥之别种”或“异姓突厥”。
突骑施部民原居蒙古草原北部,6世纪突厥人建国之时,臣属于突厥汗国。562年,突厥汗国大可汗木杆率军西征哒,突骑施、处木昆二部参与西征,从此留居中亚东北草原。突厥汗国分裂以后,突骑施、处木昆二部效忠于西突厥汗国,归属于五咄陆部,生活在碎叶川至伊犁河流域之间的草原上,二部酋长名字中加上了突厥地方官尊号“啜”。在突骑施、车鼻施、处木昆三部中,车鼻施部可能是最早从漠北西迁中亚的一支,后来该部分裂为数支,其中一支曾追随阿史那贺鲁东寇庭州,在贺鲁徙牙帐于千泉之时,车鼻施部随之西迁到伊犁河畔,成为贺鲁的基本力量。
唐朝平定西突厥汗国以后,在三姓突骑施的地面设置了三个州:在伊塞克湖以东的库纳萨尔一带置嗢鹿州;在伊犁河以西的阿利施啜部居地置洁山州;在楚河以东的处木昆部居地置匐延州。
唐朝册封的第一任兴昔亡、继往绝可汗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去世以后,异姓突厥处木昆和车鼻施部酋一度统治了西突厥十姓,阿史那氏的汗统一度中断。处木昆部首阿史那都支建立的吐屯政权统治了五咄陆部,该政权在671年得到了唐朝的承认,唐授予阿史那都支“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匐延都督是唐朝对处木昆部酋的羁縻官号,由此推断,阿史那都支原来是处木昆部的监国吐屯,这一政权始终对唐朝心怀二心。667年,阿史那步真去世以后,车鼻施部吐屯李遮匐统治了五弩失毕部。679年,唐将裴行俭用计灭了以上两个吐屯政权。
682年,车鼻施部阿史那车薄叛乱,围弓月城,唐将王方翼率安西都护府驻军以及西域诸国部队在热海(伊塞克湖)与阿史那车薄发生战争。热海之战极为艰苦,第一次交战双方势均力敌,战况非常惨烈,在战斗中,王方翼被敌方流矢刺穿手臂,毅然拔刀砍断箭杆,继续指挥作战,稳定了军心。唐朝在热海之战中大破车鼻部与咽面部的联军,“擒其酋长三百人,西突厥遂平” 55。7世纪后期,由处木昆与车鼻施部建立的这些吐屯政权是突骑施汗国建立的前奏。后来,两部与突骑施部一起创建了突骑施汗国。
7世纪末至8世纪初,突骑施人在伊塞克湖和巴尔喀什湖之间发展势力,西突厥右厢弩失毕的一些部落依附于他们。690年,统领弩失毕部的西突厥汗阿史那斛瑟罗遭到新兴后突厥汗国侵掠,散亡略尽,率部众六七万人入居内地。这一形势有利于突骑施部的崛起。突骑施部迅速取代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氏,在原西突厥弩失毕部境内建立了汗国,史称突骑施汗国(690—779)。56
突骑施汗国建立者是突骑施部酋乌质勒(690—706年在位)。乌质勒出身于突骑施莫贺索葛啜部(黄姓突骑施),原是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斛瑟罗的下属,官职是莫贺达干。在任莫贺达干期间,乌质勒“能抚下,有威信,诸胡顺附,帐落寖盛” 57。乌质勒牙帐设在弓月城,阿史那车薄之乱先围弓月城,王方翼救之,乌质勒可能在此时附唐。阿史那斛瑟罗奔内地之后,碎叶城被后突厥汗国占据。691年,乌质勒从后突厥汗国颉跌利施汗手中夺回碎叶城,此后,乌质勒移牙碎叶城。“即徙其牙居之,谓碎叶川为大牙,弓月城、伊丽水为小牙。” 58势力壮大以后,乌质勒将其众分为20部落,每部落设都督一员分领将士7000人。乌质勒控制了原属西突厥十姓地区之后,遣使唐朝,唐中宗封乌质勒为怀德郡王,与安西大都护共守西部边境,不久,又封之为金河怀德郡王。
后突厥汗国建立者骨咄禄之弟默啜可汗在位前期,侵入中亚,东西拓地万余里,控弦之士40万。以后,于699年册封处木昆部匐俱为泥涅可汗,“主处木昆等十姓,兵四万余人,又号拓西可汗”。这一任命反映了后突厥汗企图拉拢处木昆,孤立突骑施的意图。于是,突骑施部与处木昆部发生武装冲突,乌质勒击败泥涅可汗,受唐册封为瑶池都督。59同年8月,乌质勒遣子遮弩朝贡,唐朝派侍御史解琬持节“安抚”。这些往来表明突骑施政权初创时期与唐朝保持着友好的臣属关系。
然而,700年,唐朝任命原西突厥汗后裔阿史那斛瑟罗为平西道行军大总管入主十姓,还镇碎叶,强迫乌质勒交回碎叶城,导致了乌质勒的反抗。703年,乌质勒与阿史那斛瑟罗开战,“突骑施酋长乌质勒与西突厥诸部相攻,安西道绝”。结果,斛瑟罗大败,再度奔唐,不敢回西突厥故地。乌质勒虽未称汗,但其所建政权已经发展为汗国规模,“东邻北突厥,西诸胡,东直西、庭州,尽并斛瑟罗地”60。
704年,唐朝又册立阿史那斛瑟罗之子阿史那怀道为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在唐将碎叶镇守使周以悌的武装护送下重返旧地。阿史那怀道在封地内干预突骑施汗国内政,支持反乌质勒势力的分裂活动。随着乌质勒势力的发展,唐朝于706年册封乌质勒为王。唐派两位使者到乌质勒牙帐:一是册封使者解琬,另一个则是谈判代表安西大都护郭元振,谈判气氛十分紧张。时大风雪,郭元振立于帐前,与乌质勒语,久之,雪深,郭元振不移足,乌质勒老,不胜寒,会罢而卒。
乌质勒长子娑葛将其父之死归咎于郭元振,准备出兵攻之。副御史中丞解琬知道了,劝郭元振夜逃。郭元振曰:“吾以诚心待人,何所疑惧,且深在寇庭,逃将安适!”安卧不动。明旦,入哭甚哀,娑葛感其义,待郭元振如初。 61706年,娑葛继位(706—711年在位),由西突厥继往绝可汗、濛池都护阿史那怀道持节册立娑葛袭其父为嗢鹿州都督、金河怀德郡王,拜左骁卫大将军兼卫尉卿。
娑葛即位之后的第一件大事是灭阿史那忠节,中国史书记为阙啜忠节,“啜”是五咄陆的爵称,由此推断,阿史那忠节是咄陆某部监国吐屯之后裔,忠节一名则是唐朝所赐。在阿史那斛瑟罗内附唐朝之后,阿史那忠节承认了乌质勒的统治,因此,他又是“乌质勒部将”。尽管如此,他念念不忘故主斛瑟罗,据郭元振上奏的疏反映,斛瑟罗第二次西返及怀道之立,皆其首谋,不仅出谋划策,而且还助斛瑟罗与乌质勒相攻,以后又与怀道相倚,割地自雄。因此,乌质勒父子对阿史那忠节心怀仇恨。
娑葛继位之后,多次上表请唐朝“除忠节”,然诏不许,708年,娑葛出兵。阿史那忠节在唐军的援助下暂时取胜,碎叶镇唐使周以悌“率镇兵数百人大破之,夺其所夺忠节及于阗部众数万口”。在此形势下,娑葛求助于后突厥可汗默啜,与后突厥共击之。阿史那忠节失利,奔内地,周以悌也被赶出碎叶镇。史载:“数相攻击,(阙啜)忠节众弱不能支,金山道行军总管郭元振奏追忠节入朝宿卫。” 62打败阿史那忠节之后,娑葛不仅占有了西突厥十姓之地,而且还兼并了咽面、葛逻禄、车鼻施、弓月四部,称贺腊毗伽十四姓可汗。有学者认为,突骑施汗国的正式建立应该是娑葛称汗之年的708年。
突骑施汗国采取分疆而治的突厥族政权组织传统,汗国由娑葛与其弟遮弩分治,此外,汗国还承袭了西突厥的大小可汗制度与吐屯监国制度,突骑施莫贺索葛啜及阿利施啜出身的吐屯分派到臣属诸部监统。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