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战线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对卡尔多纳率领的意大利军队来说,1917年上半年与其他时间没什么两样,依然是发动代价极大的攻势,企图把奥匈帝国军队打退。1917年5月的第10次伊松佐战役没有什么收获,但是在8月的第11次战役中,意大利军队前进了5英里,到达贝恩施扎高地(Bainsizza Plateau)。不过这一收获很快就被第12次伊松佐战役抹掉了,这次战役不是卡尔多纳发动的,而是同盟国。战役由西线来的德军指挥官奥托•冯•贝洛(Otto von Below)将军指挥,7个德军师和8个奥军师组成第14集团军,贝洛把他的部队部署在小镇卡波雷托(Caporetto)要塞对面,位于路易吉•卡佩罗(Luigi Capello)将军率领的意大利第2集团军北翼。两支奥匈帝国军队在意大利第3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两翼发起进攻,同盟国空军获得了当地的制空权,这一点对于整个战役的结果至关重要。

随后的几个月里,同盟国军队这一进攻模式让英法联军感到似曾相识。10月24日清晨,同盟国军队的炮火先进行了6个小时密集的“飓风般”炮击,然后步兵开始采用渗透战术进攻,意军许多地方的防线很快被攻破,意大利士兵被冲得四处逃散,举手投降,只剩下有些地方零星的抵抗。位于同盟国第14集团军两侧的奥军两个军的进攻,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意大利第2集团军几乎被摧毁,第4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被翼侧的奥军击退。卡尔多纳企图在塔利亚门托河(Taglianento River)进行抵抗,此处离最初的战场已经有40英里远,但在11月2~3日晚,贝洛的先头部队强行突破了这一防线,意大利军队又继续撤退约70英里,最后一道防线建在皮亚韦河(Piave River)后面。由于补给无法到达,11月12日同盟国军队停止追击。意军阿曼多•迪亚兹(Armando Diaz)将军于11月8日接替了卡尔多纳的指挥权,意军趁机以皮亚韦河做天然屏障加强防守。

卡波雷托战役使意军损失32万人,令人吃惊的是其中有26.5万人被俘。这对意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还不是致命的。令人瞠目的是,意军迅速恢复了凝聚力和活力,投入到了1918年的战斗。尽管卡波雷托战役有6个法军师和5个英军师的支援,而且他们都是在此战刚打响时就赶往意大利,遗憾的是直到战局稳定下来后他们才到达战场。法军和英军部队,由在西线有良好战绩的马里耶•埃米勒•法约尔(Marie émile Fayolle)将军和赫伯特•普卢默将军率领,因为担心意大利部队被摧毁而率军奔赴意大利。奥军和德军的人员损失总计大约在7万人。

意大利军队溃败的原因,一是同盟国军队的进攻战术出色,二是意大利军队状况糟糕。曾经参加过战斗的德国年轻军官、后来成为陆军元帅的欧文•隆美尔非常吃惊的是,敌方部队士兵竟然扔掉武器把他当作救世主一样欢迎。隆美尔坚信,“哪怕只有一名军官拿枪抵抗,这样的情况也不会发生”。但是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说,隆美尔“不可能想象到意军有多么困难——被围困在山顶上,命令他们与世界上最好的士兵去拼死,没有地形优势、大炮支援、没有通信联系和自信的指挥”,而且自1915年以来他们就一直遭受可怕的折磨。“其实意大利军队在卡波雷托失败的种子,早在1917年9月前就已播下”。【117】

在萨洛尼卡战线的莫纳斯提尔地区,协约国军队有一次进攻(1917年3月11~17日),目的是支援尼韦尔在西线的攻势,该攻势计划在4月中旬开始。但是在莫纳斯提尔的进攻没有获胜,其主要原因是多国部队协同作战的问题。当时,参战部队分别来自塞尔维亚、俄国、英国、法国以及投诚过来的希腊军队。德军和保加利亚军队组成的守军一直坚持到5月,这时候俄国和法国军队分别受到自己军队叛乱的影响,萨洛尼卡攻势才停止。这种不利的战局直到6月希腊加入协约国参战才稍稍得到缓解。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