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916年1月,奥斯曼帝国战局出现了新的转机,因为当时英国和法国为了减少损失,最终撤出了加利波利,尽管此举使英国和法国在伊斯兰世界的声誉受到影响(法国与英国都有数百万的穆斯林民众)。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英法联军的另一场灾难也在降临。当时汤曾德在库特(Kut)的防守部队被奥斯曼帝国军队包围,经过4次突围失败后,他们被迫于4月向奥斯曼帝国军投降,汤曾德和2700名英军士兵、6500名印度士兵一起做了俘虏。虽然汤曾德将军的囚禁生活还算不错,但普通士兵却很惨,俘虏管制人员不仅对他们疏于照料,甚至进行无情的虐待。
在高加索前线,俄军分别于1月和4月夺取了军事要塞埃尔祖鲁姆城(Erzurum)和黑海特拉比松港(Port of Trebizond)。随后在3~7月这段时间,英军进攻了安纳托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但是遭遇了重新振作起来的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抵抗,战局陷入僵局。英军对苏伊士运河的安全一直忧心忡忡,因此进入了西奈半岛的中心地带。他们策划了一个大型工程项目,修建从埃及境内的英军主要军事基地到西奈半岛的一条铁路。德军指挥官克雷斯•冯•克雷森施泰因(Kress von Kressenstein)陆军上校指挥一支奥斯曼帝国军队,试图阻止英军的介入,但是于8月4日在罗马尼亚被英军彻底打败,苏伊士运河和红海的安全最终得到保障。英国公开支持汉志(Hejaz,又名希贾兹)的阿拉伯人叛乱(1916年6月开始,源于奥斯曼帝国占领麦加),为英国提供了破坏奥斯曼帝国后方的机会。
日德兰海战
1916年1月,德国公海舰队指挥官雨果•冯•波尔(Hugo von Pöhl)海军上将被赖因哈德•舍尔(Reinhard Scheer)海军上将取而代之。舍尔抛弃前任的警告,重新采取消耗战战略,试图拦截和消灭英国皇家海军舰队。1916年5月31日,德军5艘巡洋舰在弗朗茨•冯•希佩尔(Franz von Hipper)海军上将的指挥下,沿着日德兰半岛西海岸向北驶去。这支舰队是诱饵,其目的是把英国舰艇引诱到舍尔的主力舰队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舍尔部署了16艘新战舰和8艘老式战舰,位于诱饵舰后50英里。这些分散开来的舰队群还包括总计11艘轻巡洋舰和63艘驱逐舰。英国海军上将约翰•杰利科(John Jellicoe)爵士的英国联合舰队,收到伦敦海军部大楼40号房间发来的绝密情报,获悉德国公海舰队的行动计划,做好了迎战准备。他的舰队分成两队向东朝德国舰队驶去,南面4艘快速战舰和6艘巡洋舰由戴维•贝蒂(David Beatty)海军中将指挥,联合舰队的24艘战舰、3艘巡洋舰组成大舰队保持着70英里的航速朝北驶去。英国还派出总计34艘轻型巡洋舰和80艘驱逐舰为主力战舰护航。 希佩尔率领的德国舰队和贝蒂率领的英国巡洋舰队,在下午大约2点20分发现了对方。希佩尔立刻掉头朝舍尔驶去,贝蒂紧追不舍,两队舰船平行航行,相互展开了远距离猛烈的舰对舰炮火射击,很快德军占据优势,英国巡洋舰“玛丽女王”号(Queen Mary)和“不倦”号(Indefatigable)还未见到舍尔的主力就沉入大海,损失惨重。此时,贝蒂意识到他面对的全是敌舰,立即掉头以加倍的速度朝北向英军联合舰队急驶,后面舍尔和希佩尔的公海舰队紧追不放。杰利科在东边部署了舰队,拦在敌舰来路与日德兰海岸之间,这时追逐中的双方舰队先后到达。
海战于下午6点打响。英国皇家海军舰艇“无敌”号(Invincible)被击沉,牺牲1026人,同时希佩尔的旗舰“吕佐夫”号(Lützow)被英国海军炮弹重创。尽管杰利科的舰队和人员损失相当严重,可是他仍然能够部署海军经典的“T字阵型”迎战舍尔的先锋舰队。这种“T字阵型”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炮火的威力。舍尔别无选择,只能命令舰队立即“战斗转身”,掉头向西南方向撤退。英国舰队紧追其后,再次摆开“T字阵型”,但舍尔带着他的舰队在烟雾和密集鱼雷的掩护下逃跑了。杰利科小心地避开鱼雷,混战一直持续到黄昏。英军舰队的位置此时正好处于德国公海舰队及其海军基地威廉港之间,英国舰队具有明显的战术优势。舍尔冒险利用夜幕开始降临之际以及眼前的混乱局面逃跑,他命令自己的轻巡洋舰从杰利科舰队后面进行攻击,在损失了先前受损的“吕佐夫”号和一艘老式战舰后成功突围,战斗至此,英国联合舰队只得掉头驶回自己的海军基地。
双方共计超过250艘战舰参与了日德兰海战,英国皇家海军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轻型巡洋舰、8艘驱逐舰,死伤和被俘6945人;德军损失1艘战列巡洋舰、1艘老式“无畏舰”、4艘轻型巡洋舰、5艘驱逐舰,死伤3058人。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损失总数几乎是德国公海舰队的两倍,这引起英国国内民众对海军的失望情绪。围绕杰利科的“谨慎派”和贝蒂的“激进派”,皇家海军内部也出现了派系之间相互揭丑的情况。【94】事实上,此次战役英国是赢家,它的战略地位没有改变,尽管后来曾有德国海军驶入北海袭击英国舰队的情况,但英国海军的海上霸主地位没有发生动摇。一位美国记者形象地总结了日德兰海战:“囚犯袭击了看守,但他还是被关在牢里。”
恼人的僵局
1916年过去了,战争的僵持局面依然没有被打破。这一年的战事给奥匈帝国军队和俄国军队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危及沙皇政权,这一点在1917年3月(俄历2月)的“二月革命”中完全显现出来。德国明显在东线占了上风,西线法金汉的凡尔登战略失败——法国没有被赶出战场,法金汉本人的指挥权被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接替。法军虽然连遭重创,但这一年结束时打了一次胜仗。在德国看来,最糟糕的时期是8~9月,此时英法联军从各条战线向德军展开进攻,使德国进一步预感到同盟国防线崩溃的命运。如果罗马尼亚稍微早一点参战,也许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然,在德国国内,购买战争债券的数量下降表明了中产阶级已经对德军获胜失去了信心。【95】战争债券的危机过去了,但是另一种隐忧又浮上德国政府的心头,那就是英国在西线部署了大规模的部队,成了德国的一个劲敌。英国远征军远不是一支完美的军队,但是它在不断完善提高,斗志高昂,并且当时在西线的数量庞大。德军最高指挥部里的新团队,由于担心重蹈“索姆河战役”覆辙,决心在1916年再冒一次新的巨大风险:恢复无限制的潜艇战。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