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节 经济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7世纪上半叶,中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这一时期,各式铁铧、铁铲、铁锄、铁镰在中亚地区普遍使用,农业、园艺业几乎已经接近今天的水平。这一时期的中亚农业利用人工灌溉,绿洲地区更是如此,中亚地区的灌溉工程已经很发达,撒麻耳干城灌溉农田的水渠纵横交错,据中国旅行者玄奘记载,撒麻耳干“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 218。农业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可能一部分是农民交给封建领主的实物地租。

阿拉伯人的入侵摧毁了中亚农业,到712年,阿拉伯人占领撒麻耳干城之时,撒麻耳干农业人口大量减少,农业衰退。阿拉伯人移居中亚以后,采取了一些措施恢复农业,如修筑堤坝和水渠。简单而有效的取水装置将河水引入灌溉主渠,这种渠道长达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花剌子模绿洲引阿姆河水、河中地区引泽拉夫善河水、吐火罗斯坦引昆都士(Kunduz)河、瓦克什河、卡菲尔尼干(Kafirnigan)河和苏尔汉河水灌溉。除大灌溉渠外,还有沟渠、水坝等水利设施,水从大渠道流入灌溉网。不花剌地区修筑了许多灌溉渠,当时的一些乡区是以水渠之名命名的;呼罗珊地区根据地形建筑了坎儿井。

阿拉伯人垄断了渠水,征收水税,如阿萨德在任呼罗珊总督期间,于736年在瓦拉格萨尔(Waraghsar)修了一条水坝,垄断撒麻耳干的水源。阿拉伯人以渠水两岸土地的收入作为维修水渠的费用,强迫水渠周边的非穆斯林承担维修水渠的劳役以顶人头税。以后,阿拉伯人减少了改宗伊斯兰教徒的赋税。这些措施对农业的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花剌子模绿洲的伯库特卡拉遗址反映了当时农村公社的布局。该遗址是沿一条渠道展开,狭长居住区大约长为40公里,宽为4公里—5公里。这个绿洲遗址上划分为几个大村社,大部分农庄很小,拥有的耕地面积与它们的大小成正比,在设防的农村内有一些带院子的大房子,它们之间相隔200米—300米。若干农庄以一个城堡为中心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巢,共有8—13个巢,遗址上的总人口大约有七八千人。绿洲最大的城堡是伯库特卡拉,城堡脚下的小镇是手工业生产中心。219

7世纪,中亚的手工业经历了繁荣时期。农产品的加工采取了比较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如加工葡萄,除了手工压榨外,还有用牲口拉的大压榨盘,有利用水力推动的磨盘,其直径大到一米或一米以上。葡萄制酒业成为主要手工行业,据《隋书》记载,康国“多蒲陶酒,富家或至千石,连年不败” 220。1933年,塔吉克斯坦穆格山遗址发现了一批8世纪粟特文书,其中,第69号是一份给酒账,木简,共8行,上记11名胡人从窖藏中取酒的数量,每人三、四、五卡皮赤(粟特文Kpč,容量约10升)。221

纺织成为重要的手工业行业,大规模生产的纺织品是棉织品和毛织品。这一时期,纺织产品远近闻名。撒麻耳干的穆马尔加尔(Mumarjal)红色织物,撒麻耳干附近维达尔村出产的维达尔布质量优良,远销国外。丝绸生产也发展起来,5世纪,喀什噶尔、焉耆、于阗已经能生产丝绸织品,此后,丝织业传到了河中地区,主要中心之一是不花剌附近的赞达那(Zandana),赞达那丝织品的图案华丽,图式受到了拜占庭和伊朗纺织品的影响,描绘了山羊、马、鹿和其他动物。1967年,在北高加索山区库班河上游支流巴勒卡的莫谢瓦亚及其东部的墓葬区,出土了200余件丝织品残片,据研究,它们属于8至9世纪的产品,其中60%产于中亚(不花剌),中国和拜占庭的产品各占20%。222皮革和裁缝业的发展水平提高,有些商品就在其产地城镇的市场(片治肯特的市场已经被发掘)和集市上出售,有些销往外省或出口。

中亚的每一个城镇几乎都有陶器制作,陶器生产采用陶轮,质量很高。在莫夫的盖乌卡拉城发现了14个陶窑,陶窑遗址反映当时非常先进的造窑技术。片治肯特的发掘反映,该城手工业生产有陶器、织布、制革、铸造和金属加工。2231933年,穆格山季瓦什季恰堡的考古资料反映了中亚手工业的状况。穆格山位于今塔吉克斯坦境内扎赫马塔巴德区,季瓦什季恰堡坐落在悬崖上,堡分两层,里面有拱顶覆盖的狭长房间,房间由很窄的走廊连接。根据堡内遗存物推知,当时手工业有制陶、织布和制革。在发掘物中,骑士所用盾牌特别出色,它是以皮革蒙面,上面绘有色彩鲜艳的图画。 224此外,中亚还生产玻璃器皿,有些产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7世纪初,从吐火罗斯坦运往中国的玻璃器皿受到了赞美。

铁器和铜器制作在中亚地区得到迅速发展,铁匠铺、铜器铺和首饰铺的数量大增,产品种类多样:有犁、铁铧、镰刀等农具;有斧头、锤子、手斧、凿子等手工工具;有钥匙、剪刀、镜子和扣子等日常用品;有珠宝首饰等装饰品。其中,武器制作是手工业的一个重要部门,“匕首、剑、刀的把柄是真正的艺术品,由贵重的金属制成,镶嵌的很美观,以龙头的样式而定形” 225。撒麻耳干生产的甲胄享有盛名,718年,粟特人把本地制造的锁子甲作为礼品进献给唐玄宗,“由于中国军械工匠吸取了它的样式,从而在中国军队中也出现了锁子甲”226。

中亚采矿业发展起来。在不花剌有盐矿,特产“五色盐”名扬中国,隋炀帝曾派司隶从事杜行满出使西域,到达不花剌得到五色盐返回。227流传至今的印度长篇史诗《马哈勃哈拉塔》称吐火罗人为“制造并运来铁”的人。228位于瓦赫什河和阿姆河之间的胡塔梁(al-Khuttal,另译珂咄罗)出产黄金,9世纪的阿拉伯作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Ibn Khurdadhbih,825—912)援引了胡塔梁采金业的记载说:“它(瓦哈德村)的居民们……来到贾伊洪河边,他们在岸上把山羊皮毛朝外铺开,牢固地系在周围的木桩上,他们中一人下到岸边的水中,不停地朝那些羊皮上浇水。其他人则搅和水与泼出水。水是那么浑浊和沉重。当他们看到羊毛(原文为皮上毛的根部)中充满沙和金之时,就取下羊皮,放在地上晒干,然后他们拿起羊皮抖动,把羊毛中的沙和金抖到铺在一边的皮垫子上,再从垫子上挑选出金子。巴耳赫城民说这些是纯净足赤的好金子。” 229

7—8世纪,中亚城市得到迅速发展,康国“城多众居”,巴里黑被称为“众城之母”,莫夫、巴里黑和撒麻耳干等大城镇占地面积上百公顷。莫夫城占地面积达300公顷,按今天的居住情况估计,莫夫城的人口大约有6万。230撒麻耳干和不花剌城的规模也在扩大,据考古发掘,7世纪的撒麻耳干城面积达219公顷,7世纪后期,撒麻耳干城的房屋宽敞,空间也高,各方面都优于以前的住宅。中等城镇的发展尤其迅速,大多数城镇的面积达到10公顷—20公顷。7世纪的不花剌城面积(不包括要塞)只有34公顷。 231城镇被划分为片区,各片区也有自己的统治者,他们的职责主要在经济和治安方面。

7—8世纪的中亚城市布局可以从片治肯特遗址的研究中了解到。片治肯特始建于5世纪,以后经过重建,一直存在到8世纪。遗址由沙赫里斯坦(城堡)、内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城堡面积为19公顷,周长1750米,城内的街道纵横交错,主要街道的宽度是3米—5米。街道两旁是住宅区、商店和作坊。每个街区有十来幢房子(均为两层楼)。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