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1章 Thatcherism 撒切尔主义(1979—1990)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那时的人们还不了解撒切尔夫人。她所在的党认为她是个外人,甚至参与了针对希思的“农民起义”,希望借此换一个更可靠的希思的接班人。她脾气不好,爱好打扮,独断专行,“见闻不广”。幸好她的丈夫丹尼斯(Denis)性情开朗,他爱打高尔夫球,有点怕老婆,甚至是音乐喜剧《谁找丹尼斯》(Anyone for Denis)的人物原型。据报道,撒切尔夫人的前内阁同僚没有一人将票投给她。



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斯宾塞的婚礼赢得全球瞩目,彰显出英国人在仪典方面的天赋。

新内阁上台之时,所面临的是上一届焦头烂额的内阁留下的烂摊子。抛却撒切尔夫人的右翼直觉,她上台时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两点认识:一是各种各样的限制性贸易惯例是英国经济的症结所在,二是民众对国家过度依赖。她认为,希思、威尔逊和卡拉汉皆未能下定决心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之所以把票投给她,不是因为她有多少想法,而是因为她有坚定的信念。”她的一位同僚说。站在唐宁街的台阶上,她引用了圣弗朗西斯(St.Francis)的话:“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们都要为和平而努力。”(Where there is discord,may we bring harmony.)不过这并不是她的真心话。当时通货膨胀率高达22%,新内阁大法官杰弗里•豪伊爵士(Sir Geoffrey Howe)与1931年的斯诺登一样采取强硬措施。他的1979年预算宣布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原先的83%降至60%;并在通货膨胀急剧之时保护福利性支出和削减公共支出。政府的支持率锐减至不足20%。撒切尔夫人表示自己不会手软,哪怕失业人口数量高达200万。她多次强调:“我别无选择。”事实上,她的行为和1976年的卡拉汉没什么区别。

1981年7月,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斯宾塞女爵(Lady Diana Spencer)的“世纪婚礼”短时间缓解了焦躁不安的国民情绪。举国欢庆,人们笑逐颜开。英国人觉得自己还是能办成一件事的。伦敦参加观礼的群众多达60万人,婚礼向全世界实况直播,据说观众超过5亿人次。然而欢声笑语戛然而止,伦敦、利物浦和其他城市的市中心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暴动。暴动的原因有很多,譬如种族冲突、失业和治安不良。这表明,撒切尔夫人的严厉政策不仅未见成效,还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乱。364名经济学家联名写信给《泰晤士报》,请求她转变方向。

命运此时给了撒切尔夫人两张牌。卡拉汉下台后,工党推举上了年纪的左翼人士迈克尔•富特(Michael Foot)为其领导人,工党“四杰”随后出走,新创了一个中左翼政党,称为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s)。此事对工党的影响类似于劳合•乔治昔日对自由党的影响,那就是工党内部分裂,托利党渔翁得利。1981年和1982年某段时间内,社会民主党的民意支持率超过工党,社会民主党领导人罗伊•詹金斯被视为最有可能继撒切尔夫人之后出任首相的人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海外形势也帮了撒切尔夫人不少忙。昔日,身为反对派,她发表了一篇好战演说;而一个意外的惊喜是,莫斯科由此称她为“铁娘子”。除此之外,她当时在外交方面并不惹人注目。上台之久,她派外交大臣卡灵顿勋爵(Lord Carrington)前去处理大英帝国最后的事务,打垮伊恩•史密斯(Ian Smith)在罗德西亚的政权,并且创立津巴布韦。类似谈判相继展开,中英两国开始商讨将英属殖民地香港的主权归还给中国。国防大臣约翰•诺特(JohnNott)借此机会结束了皇家海军的“区域外”权力,规定在1982年年中落实。这并未引起多大关注,除了阿根廷军政府,该军政府长期声称拥有南大西洋英属殖民岛福克兰群岛(Falklands)的主权。1982年4月,布宜诺斯艾利斯方面连夜派海军前去抢占福克兰群岛。这虽然是非法行为,但阿根廷有理由认为英国不会对此采取军事行动。



运兵舰“堪培拉”号离开福克兰群岛。这场战争挽救了撒切尔的政治危局,挽回了一丝帝国的脸面,但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福克兰群岛被占领一事令英国极其震惊,由于缺少政党支持和国内支持,撒切尔夫人面临着被迫辞职的窘境。外交大臣和国防参谋长此时远在国外,撒切尔夫人决定冒险一搏,她以个人名义派一支海军特遣部队前去收复福克兰群岛。此举极其危险,因为撒切尔夫人能依靠的只有她和美国新总统罗纳德•里根所建立的紧密关系。里根虽不肯派兵参与,却也在物资和情报方面大力支持英军,还秘密准备了一架飞机随时待命。两个月后,英军以损失5艘舰船和255名士兵的代价夺回福克兰群岛。

民主从未如此奖励过军事胜利。弗兰克斯勋爵(Lord Franks)对最初的侵略行动展开调查,这次调查巧妙地掩饰了撒切尔夫人没有派兵把守福克兰群岛的过失。她的民意支持率上升了10%,一举闻名世界,并受到了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追捧。自丘吉尔以来,还从未有哪位英国首相如此声名显赫。撒切尔夫人乐在其中,也以世界领导人的身份自居。她呼吁南非白人废除种族隔离。她与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的新兴社会主义展开日益尖锐的斗争,并在欧盟没完没了的首脑会议上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她的所作所为虽不圆滑,却着实有效。她表示:“我们还没有成功解决英国边疆的问题,只看到它们被暂时压制……某个欧洲大国通过布鲁塞尔向英国施加影响。”1984年,撒切尔夫人为英国要求欧盟的退款,以表彰英国对欧盟事务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1983年,托利党赢得战后最大的选举胜利,作为托利党领导人的撒切尔夫人由此大胆实施“撒切尔主义”(Thatcherism)。不过她得先躲过爱尔兰共和军1984年10月的刺杀行动,当时托利党正在英国南部城市布莱顿格兰德酒店(GrandHotel)召开年会,一枚炸弹在夜深人静之时爆炸。有5人被炸死,不过撒切尔夫人大胆拒绝终止年会,只是要求玛莎百货(Marks and Spencer)第二天早点开门营业,好让受到爆炸影响的代表们有衣服可换。她的表现可圈可点。不过布莱顿年会结束之后,她开始在身边配备安保人员,这使她与同僚和民众的距离拉大。而她只是说道,此事坚定了她推进改革的决心。

政府和以阿瑟•斯卡吉尔(Arthur Scargill)为首的矿工公开发生冲突,罢工的原因是政府计划关闭20口矿井,届时将会有2万名矿工失业。新法规禁止“纠察员”前往罢工地点,规定进行投票,不过斯卡吉尔不肯按章办事,纠纷演变成工人阶级的最后战役。南约克郡一家炼焦厂爆发冲突,称之为“欧格里夫之战”(the Battle of Orgreave),警察和罢工者打了起来,斗争风格和中世纪时期一样,棍棒、石头和骑马作战一样不少。罢工活动持续开展,罢工群众越来越愤恨不已,直到1985年3月才终结。政府随后下令大范围关闭矿井。工会工人还组织了其他斗争,尤其是位于伦敦东部沃平(Wapping)的《新闻国际》(News International)印刷厂。随着传统行业不断衰落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