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0章 The Welfare State 福利国家(1945—1979)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道铁幕将自由的欧洲与苏联分割开来。1945年,英国加入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后者的前身是业已失败的国际联盟。1949年,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共同缔结了一个更为强大的联盟,这便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该组织旨在抵御苏联扩张,并且如一句口号所说,“遏制德国人,推美国人上台,赶走苏联人”。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越来越不稳固。1947年,内阁听从已故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Lord Mountbatten)的建议准许印度独立。1948年,英国收回了旧时国际联盟所规定的权力,撤出分割后的巴勒斯坦,这引发了战争。在美国的庇护下,英国的海外政策焦点转移,从维持大英帝国变成遏制共产主义。

1950年2月,工党在选举中以微弱优势胜出。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此时,英国和平时期的国防支出花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为了资助前往朝鲜与美军并肩作战的英国军队,政府提高医疗费用,贝文和其他左派人士辞职。应征入伍的年轻人原本以为已经摆脱战争,此时却突然被运往远东地区,插手别国事务。最重要的是,正是因为这次战场的经历,英国在20年后没有参与越南战争。

工党临下台前的最后举动是执着于“振奋国家士气”,这是1851年泰晤士河南岸世界博览会的重演。“发现之穹”(Dome of Discovery)英国艺术节活动以及工业和艺术展览馆意在用五光十色的现代事物同过去的阴暗作告别。尽管整个夏季雨水连绵不绝,但是这次节日庆祝活动被认为是成功的。同年秋天的第二次选举中,托利党赢得多数议席,时年76岁高龄的丘吉尔再度执政。他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取消英国艺术节和皇家节日音乐厅(Royal Festival Hall)。新政府打出“控制之火”(a bonfire of controls)的口号,意即使民众摆脱工党战后的严格管制和官僚主义,不过托利党没有废止福利国家或国有化。当前看来,过去半个世纪的福利共识仍然有效,这被称为巴茨凯尔主义(Butskellism),此称谓取自两位当代政治家的名字,一位是中左翼的休•盖茨克(Hugh Gaitskell),另一位是中右翼的巴特勒(R.A.Butler)。

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仍以世界领导国家自居。孩子们看杂志了解“我们如何打赢战争”;观察世界地图,辨认覆盖全球大片领土的大英帝国。1952年,英国试飞首架民用飞机彗星(Comet)客机,还试验了欧洲首颗原子弹。1953年5月29日,约翰•亨特爵士(Sir John Hunt)领导一组人登上珠穆朗玛峰;4天后,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登基。这两件事极大地鼓舞了英国民众的士气。女王加冕礼是通过电视播出的首起全国性事件,举国欢庆,盛况堪比昔日维多利亚女王加冕。



年轻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1953年进行了加冕仪式,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伊利莎白二世女王被预测将在时间跨度和繁荣程度上媲美维多利亚女王。

新女王刚登基,就目睹了帝国的瓦解。在英属殖民地肯尼亚和塞浦路斯,英军奉命镇压暴力起义活动,英国在1956年后本已打算允许加纳独立,不过经此一闹只好押后。同年,丘吉尔的继任者安东尼•艾登(Anthony Eden)使英国陷入帝国事务模式。苏伊士运河公司被埃及收归国有,艾登联合以色列和法国公然侵略埃及,三国联军在塞得港(Port Said)登陆,意图占领运河区。美国政府迫切希望与埃及总统纳赛尔搞好关系,因而对此次侵略大为光火,美国向英国施压,威胁对其实行经济制裁和石油制裁。艾登一看美国要实行经济制裁,连忙做出让步,下令撤回英军。战斗情绪高涨的英国民众支持苏伊士侵略行动,认为撤军之举着实丢脸。这是英国失去其世界强国地位的最后一个标志。美国政府如今才是发号施令的强者。



英国作为全球帝国的势力迅速衰落,通常伴随着暴力抵抗。图中,肯尼亚茅茅党(Mau Mau)俘虏正在接受审讯。

苏伊士事件结束不久,艾登辞职,哈罗德•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继任首相。麦克米伦上了年纪,曾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的绰号叫“常胜将军”(Supermac),这颇具讽刺意味。托利党重拾一贯的谨慎作风,使英国远离世界事务。1957年,托利党拒绝签署《罗马条约》(Treaty ofRome),该条约旨在联合欧洲战后主要国家建立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麦克米伦坚持英国的独立核能国家地位,暗含“坐上座”之意。1958年,反核示威者团结起来,掀起核裁军运动(Campaign for Nuclear Disarmament),示威人群从奥尔德马斯顿(Aldermaston)的原子研究所出发步行至伦敦,这就是后来一年一度的抗议节。文雅一点的变革是,伊丽莎白二世宣布初进社交场合的年轻富家女子不必再每年一次“亮相”白金汉宫。

1959年选举后,麦克米伦获得连任,支持他的是两年前被他称作“从未这么好”的英国民众。不过自我怀疑心态很快就产生了。1962年,美国政治家迪安•艾奇逊(Dean Acheson)表示“不列颠失去了一个帝国,至今还找不到自己的角色”,这句话明显指英国继续远离欧洲事务的立场。同年,政府首次禁止英联邦非白人国家的人移民英国。移民地区爆发种族冲突,尤其是1958年的诺丁山种族暴动。移民劳工为纺织业、卫生和交通领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劳动力,而此时政府决定禁止这种特有的帝国遗留行为。内政大臣巴特勒指出“相当一部分世界人口目前有权来这片业已人口稠密的土地定居”。《英联邦移民法案》(Commonwealth Immigrants Act)严重损害了英国的自由主义名声,但却没有产生长期影响,国外出生的英国公民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从1962年的5%上升至20世纪末的10%。

20世纪60年代,和很多执政时间较长的政党一样,托利党人的表现大不如前。1963年,托利党政府最终决定加入欧洲共同市场,不过却遭到法国总统查尔斯•戴高乐的反对;1967年,他再次投了反对票。麦克米伦政府此时忙于应对间谍活动和性丑闻,新闻爆出战争大臣约翰•普罗富莫(John Profumo)的性丑闻。这起丑闻成为英国新兴讽刺行业的灵感来源,令人想起了摄政时期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James Gillray)和乔治•克鲁克尚克(George Cruikshank)的辛辣笔锋。1961年,《侦探》杂志(Private Eye)首次发行;1962年,内容麻辣的电视节目《一周拾景》(That Was the Week that Was)首次播出。它们的出现预示着讽刺手法较为保守的老牌杂志《笨拙》(Punch)即将走下坡路。



麦克米伦对于保留英国核武器的决定,引发了民众长达十几年的持续抗议。

工党新领袖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很快准确把握住了“摇摆的60年代”(swinging sixties)的脉搏。他鼓励工党规范“白热化的”科技进步,重申政府实施经济重建计划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