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1章 The Peasants’ Revolt to the Loss of France 农民起义,法国之失(1377—1453)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y)会师,誓要结束理查二世的独裁统治。理查二世在威尔士北部被拦截,被俘后押往伦敦。



乔叟在诗中虚构了教士们从坎特伯雷出发去朝圣的场面,生动呈现了黑死病爆发半个世纪以后英国的风俗、理性以及再度繁荣的景象。

和爱德华二世一样,理查二世为了保命不得不退位。议会宣读了他的33条罪状,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是“由于政府无能和废除法治,王国几乎被毁”。博林布鲁克加冕称王,是为亨利四世(1399—1413年在位),他加冕所使用的圣油据说是圣母玛利亚的幽灵交给贝尔特的那一小瓶,这种说法美化了他的篡位行为。亨利四世发誓不实行独裁统治,“不随心所欲,不固执己见,以公意为准”。理查二世是独裁者,而他则是广采民意。可是难道民意就是推翻另一位加冕国王的合理理由吗?

就算亨利四世已经加冕称王,他也是一位狼子野心的篡位者。被迫退位的前国王尚被关在庞蒂弗拉克特(Pontefract)城堡里受苦。这种状况不利于政权的连续性和稳固性。王位不合法始终是亨利四世统治期间的一块心病,也是莎士比亚有关这段时期的历史剧的一个重要主题。次年2月,理查二世去世,很可能是监狱看守故意把他饿死的。但亨利四世的王位始终坐不稳,威胁持续不断。

1400年,亨利四世王位的威胁来自一位个人魅力非凡的威尔士领主欧文•格林道瓦尔(Owain Glyndwr)。英格兰和威尔士之间产生土地纠纷,于是他呼吁威尔士人造反。格林道瓦尔吸引了大批反对亨利四世的人,而且一开始很成功。1402年,他得到了本身就觊觎王位的马奇伯爵(Earl of March)莫蒂默家族和脾气火暴的亨利•珀西的支持。珀西所属的诺森伯兰郡家族昔日曾是亨利四世推翻理查二世的功臣,可亨利四世后来竟拒绝他加入委员会,于是他被惹火了。1403年,珀西领兵南下同格林道瓦尔会师,但却在什鲁斯伯里城外与亨利四世的人马狭路相逢,战斗过程中被亨利四世亲手杀死。

1404年,格林道瓦尔在威尔士西部自立为王,他甚至还请求得到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的支持。他在马汉莱斯(Machynlleth)被加冕为威尔士王子。他还向莫蒂默和珀西提议,三人将王国一分为三,威尔士属于他,英格兰南部属于莫蒂默,英格兰北部则属于珀西。威尔士叛乱持续了7年多,于1499年结束,叛军的哈莱克城堡在亨利四世的儿子,即未来亨利五世的大炮轰炸之下倒塌;格林道瓦尔的传说成为过去。

1413年,尽管亨利四世只有45岁,可他已是疾病缠身,意在夺走他王位的阴谋活动令他头痛不已。每一次叛乱都意味着更多的人被处死,也意味着树敌越来越多。亨利四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深信早期的篡位行为是他后来被诊断患早期麻风的原因所在。同年3月,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倒下,死在了教堂的“耶路撒冷室”(Jerusalem chamber)。先前有预言家告诉他,他将死在“耶路撒冷”,这也算预言应验了。王位由时年26岁的“王储哈尔”(Prince Hal)继承,是为亨利五世(1413—1422年在位)。亨利五世热衷征伐。他召开议会,议会突然投票拨款支持侵略法国,夺回原本就应属于亨利五世祖先的法国王位。为了追求征服宿敌的荣耀,种种矛盾被暂时搁置。1414年,赫里福郡骑士约翰•欧德凯司托爵士(SirJohn Oldcastle)率领罗拉德派教徒发动起义,结果遭到了残酷的镇压。第二年夏天,亨利五世率兵乘船前往法国。



阿金库尔战役标志着英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取得胜利的高潮。然而,胜利未能转变为政治优势,形势很快被法国人逆转。

英军最初包围了法国哈弗勒尔(Harfleur),可却发生了一场灾难,一支1万人的军队有三分之一死于痢疾。原先进攻巴黎的计划只得放弃,亨利五世极不想就这么空手而归,于是他决定北上攻打加来。在途中,英军在阿拉斯(Arras)遭到了一支兵力4倍于自身的法国军队的阻拦。亨利五世原先有些犹豫要不要迎难而战,但当得知法军开出的条件是让他放弃原先属于自己的法国土地时,他决定开战,依靠久经沙场考验的威尔士长弓和法国骑兵展开较量。



亨利五世与法国的卡特琳结婚,希望结束英法百年战争。然而,亨利五世不久就去世了,战争只能继续下去。亨利五世被认为是第一位不会讲法语的中世纪英国国王。

对英格兰而言,1415年10月25日的阿金库尔战役是英国军事史上可以与特拉法尔加海战和滑铁卢战役并列的一次战役。英方骑兵快速下马,迅速在不显眼的树后面拉好架势,骑兵两侧是弓箭手,这种作战方式曾在克雷西和普瓦捷战役中取得过巨大成功。法军由于地势不利,只好迎着英军的箭雨前进,死伤无数,树林旁的地上全是伤亡的士兵和马匹,法国增援的士兵压根无法前行。由于担心法军反击,英军采取格杀勿论的策略。作为法国贵族精神之花的骑兵纷纷倒地,这也相当于英方放弃了大量赎金。

阿金库尔战役对双方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非常巨大。勃艮第人坚定地和英国人站在一边,尊亨利五世为法国国王,欧洲大多数国家亦是如此。亨利五世回国受到夹道欢迎,伦敦市参议员们赶到布莱克希思(Blackheath)欢迎他,一路步行5个小时陪他走到伦敦桥,沿途群众高呼“英格兰和法兰西之王”。英格兰终于有了可以庆祝的胜利。不过直到5年后,法国才最终签署战败条约《特鲁瓦条约》(Treaty ofTroyes,1420年),亨利五世以胜利之姿进入巴黎。患了精神病的查理六世承认亨利五世是法国王位继承人,为表诚意,还把自己的女儿凯瑟琳公主嫁给了他。亨利五世终于在欧洲实现了亨利二世和爱德华三世的愿望。英格兰国王终于被尊为法国统治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据说亨利二世和爱德华三世并不会说法语。

正如之前的战争时期那样,事实证明,战场和外交上的胜利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英格兰无法维持战场上的胜利果实。英军驻扎欧洲大陆的花费高昂,而亨利五世也不可能留在巴黎做法国国王。而且,亨利五世是血肉之躯,终有一死。1422年8月,阿金库尔战役才结束7年,他便患痢疾去世。意气风发的新帝国落到了他幼子羸弱的肩膀上,这个新国王就是亨利五世新娶的法国王后凯瑟琳所生的亨利六世(1422—1461年和1470—1471年在位)。

历史又给这出悲剧添上了不可思议的一笔。同年,查理六世也去世了,从领土范围上说,只有10个月大的亨利六世是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亨利五世曾指派幼子的皇叔贝德福德公爵(Duke of Bedford)和格洛斯特公爵、兰开斯特家族的表亲们、约翰王子一支以时为萨默塞特公爵(Duke of Somerest)的埃德蒙为首的博福特家族承担摄政重任。这些人学习阿金库尔战役的强硬风格,镇压了索要法国王位的奥尔良家族。亨利五世也许可以这么做,可是摄政王们却无权这么做。很多法国人认为查理六世的儿子皇太子才是法国国王,而法国人的死敌勃艮第人则忠于尚在襁褓的亨利六世。英法战争势在必行。



尚是婴儿的亨利六世继位,亨利五世借由阿金库尔战役胜利而签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