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自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五月继位,至建中二年(公元781年)
十月,在近两年半的时间内,连损三相,老臣崔祐甫病死,刘晏屈死,杨炎冤杀,令朝野震惊。特别是刘晏被冤杀后,奸相卢杞当政,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多不自安。第二年,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魏博节度使田悦以及梁崇义、张惟岳等皆联兵反叛,开始了唐王朝表面统一,实则四分五裂的藩镇割据。刘晏开创的漕运、盐利、常平均输等以及杨炎创革的两税法均遭破坏。
首先是漕运的破坏。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首先“移兵屯济阴,昼夜教习为备,河南骚然,天下为忧”。继而又增兵徐州,控制甬桥、涡口,“以扼江淮,于是运输为之改道”。(见《旧唐书》卷124《李正己传》)梁崇义亦占据襄阳、邓州,对抗朝廷,运路皆绝,人心震恐。
江、淮奉船千余艘,泊涡口不敢进。德宗以和州刺史张万福为濠州刺史,使其通涡口水路。万福素有威名,受命后,驰至涡口,立马岸上,令发进奉船,淄、青兵马倚岸不敢动,诸道船得以继进。(见《旧唐书》卷152《张万福传》)建中四年(公元783年)九月,泾原五千乱兵攻入长安,拥进大明宫,直入含元殿,拥立朱沘为帝,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十月,淮西叛臣李希烈攻陷汴州(州治在今河南开封),漕运再次断绝。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二月,德宗又自奉天出奔梁州。至五月,六军尚未春服,德宗犹衣裘。盐铁租庸使包佶,在江、淮筹集绫、绢五十万匹,使王绍督之溯江、汉,倍程出洋州,抵梁州;镇海节度使韩滉,亦遣使献绫、罗四十担,大得其用。
此时神策军节度使李晟军已迫近京畿,而苦于粮饷不继。韩滉运米百艘,以馈李晟,艘置十弩手以防援,及达渭桥,盗不敢近。时关中旱荒,斗米值钱五百,及滉米至,陡减五分之四(据《新唐书。韩滉传》)。每艘所载以三百石计,当不下三万石之数,李晟赖以克复长安,德宗还都。其后,德宗对淮西李希烈、河北李抱真、朱滔、王武俊、田悦诸藩镇用兵,军需紧急,滉转输无虚月。《奉天录》载滉筹粮事谓:“时滉为中国多难,翠华不守(指德宗西逃),淮西、幽、燕,并为敌国。公(指韩滉)虑敖仓之粟不继,忧王师之绝粮,遂于浙江、东、西,市米六百万石,表奏御史四十员,以充纲署(监护漕船)。淮汴之间,楼船万计。中原百万之师,馈粮不竭者,韩公之力焉。”韩滉之功固不可没,但实际上,还是刘晏开辟的漕运保证了这连绵不断、规模巨大的平叛战争得以进行。
德宗还都后,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四月,关东大饥,赋调不入,国用益窘,关中饥民至蒸蝗而食。至七月,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水枯干,长安城内,饿殍相望。太仓供帝及六宫善食,不及十日,度支钱谷仅可支七旬,皆赖江、淮转输粟帛。最紧急的一次是在贞元二年(公元786年)三月,《资治通鉴》卷232记载其事说:关中仓康竭,禁军或自脱巾呼于道曰:“拘吾于军而不给粮,吾罪人也?”上忧之甚。会韩滉运米三万斛至陕,李泌即奏之。上喜,遽至东宫,谓太子日:“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时禁中不酿,命于坊市取酒为乐。又遣中侍谕神策军,军士皆呼万岁。
可以设想,此时关中仓无粒米,神策禁军聚众闹事,有无漕粮,将决定是否再生兵变。江、淮之米如再不至,将会发生何等严重事变。这一年,东南八道供应长安及河北之米近二百万石。《册府元龟》卷498《漕运》详记其事:“贞元二年正月,诏浙江东、西道至今年人运上都米七十五万石,更于本道两税折纳米一百万石,并江西、湖南、鄂岳、福建等道先支米,并委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处置船。运数内送一百万石至东渭桥输纳,余赈给河北等诸军及行营粮料;其淮南于濠、寿等道先支米、洪、潭屯米,并委淮南节度使杜亚勾当船运,数内送二十万石至东渭桥,余支充诸军行营粮料。”
南粮北调这一年达到最高额,军国所需,赖以解决,方使唐朝转危为安。
从贞元三年(公元787年)起,每年漕运粮食皆为一百一十万石。贞元八年之后,情况起了变化。唐室对河北诸藩镇采取姑息政策,渐次减少用兵。
关中也连年丰收,公库储积,足支数年之用。而江、淮地区大水,民多流亡,米斗值一百五十钱,运至东渭桥,脚价需二百钱,合为三百五十钱;米亦粗糙,不为京邑人所喜,每斗只粜三十七钱,官家亏折十之八九。贞元八年,陆蛰上疏详论其事,因请来年只运三十万石,停运八十万石,委转运使每斗取八十钱,于被水灾州县祟之,似救贫乏,计得钱六十四万缗,减运费六十九万缗。江、淮米钱、运费,并委转运使折买绫、绢、绵以输京师。(见《陆宣公翰苑集》卷18《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沿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陆贽的建议被德宗采纳,下诏实施,北调粮数额从此锐减。北调粮锐减的另一原因是,汴州自贞元八年宣武节度使刘玄佐死,到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八年之间发生了多次藩镇叛乱事件: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三月,刘玄佐死,其部属擅拥其子士宁为留后,朝廷派吴凑代刘玄佐,拒而不纳。士宁被立后,游猎无度,其将李万荣逐之,朝廷因以万荣为留后。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李万荣部将韩惟清等兵变,谋杀李万荣,遂即大劫转运财货。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李万荣病危,其子西集众为乱,李万荣部将邓惟恭押西送往京师,朝廷以东都留守董晋为宣武节度使,代李万荣。贞元十五年,董晋死,朝廷以其行军司马陆长源为节度使。军士哗变,杀死陆长源。汴州设有转运院,屯贮江、淮财货,每遇兵乱,多遭损失,漕运亦因之而受阻。
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死,部属兵乱,漕运再次受扰,所以贞元十五年曾有诏,令江、淮转运米每年宜二百万石,而至贞元之末,竟不过四十万石。(见《册府元龟》卷498《漕运》)